书目

中国土家族语言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土家族语言研究》一书60多万字,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与实践,主要内容包括至今尚存的土家族语言概况及其分布,并将土家语划分为互土语方言、吓沙姊妹方言和泸溪方言三大方言片区。土家语互土语方言有三个基本声调,五个移变调。吓沙姊妹方言有五个基本声调,三个移变调,并以充足的例子证实了现代汉语同音高双音节第二个音节的轻声调是土家语的第三声声调(或近似调)和土家族地区汉语方言的第三声声调(或近似调),并详细地论述了土家族语言、土家族地区的汉语方言以及现代汉语三者的亲疏关系,并论证了湘西地区的汉语方言除了没有“325”、“214”两个弯曲调,其他声调完全和湘西土家族互土语方言一致,还将音乐学上的时速线应用于土家族语言节奏快慢的划分,有利于读者和研究者准确地掌握土家语语速的快慢。第二部分是创新理论与实践,在现代汉语中词类分为实词类和虚词类两大类,而土家族土家语则分为实词类、虚词类、隐义词类共三大类,在汉语中的副词和助词都是以独立意义的形态存在,而在土家语中是很少有独立意义存在的副词和助词,其词型是以没有意义的音节与相应的实词构成隐义词后以副词性或助词性的隐义词元素组合的形态而存在。由于土家语和现代汉语的词性除了有相同的,还有很多不同的,因而为以后更好、更准确、更科学、更透彻地分析研究土家族土家语的语言形态、语言特性特质、语言结构方式及其词性、词法的剖析研究,因而出现了很多如:隐义词、全隐义词、半隐义词、实词性隐义词、虚词性隐义词、实词性实词隐义、虚词性实词隐义……词素潜移、词的匿音现象等新的名词术语,在语法结构上除了大多认为谓宾倒置外还有状补互换的情况。在语言层次划分上,现代汉语分为句子、短语、词(实词、虚词)语素,而土家语则分为句子、词(实词、虚词、隐义词)词素或词元素,最主要特征是土家语中副词性、助词性及其他虚词性短语皆归类于隐义词类。《中国土家族语言研究》在土家族语言研究上另辟蹊径,大胆创新,内容全面、系统、丰富,从实际出发,有极强的科学性、理论性,为以后更深层次地研究土家族土家语和湘西地区的汉语方言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也为深层次的研究现代汉语言文学、为土家族聚居区的现代汉语教学和土汉双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考,尤其对我国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参考资料。本书由田志慧著。

目录

在售商品

4家店有售 新书0家
180.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