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胡乔木谈文学艺术

内容简介

《胡乔木谈文学艺术》收文七十一篇,自一九三○年四月胡乔木在中学时代写的文艺论文《近代文艺观测》始,至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五日他逝世前三天阅定的《<人比月光更美丽>再版后记》终。其中二十三篇选自胡乔木亲自编定的《胡乔木文集》;四十八篇从胡乔木的有关文学艺术的文章、讲话、谈话以及书信中选收,包括文章信篇(有一篇没有公开发表过),讲话、谈话十四篇(有十二篇没有公开发表过),书信二十六篇三十七封(有十五篇二十二封没有公开发表过)。编者对全书每篇文稿作了校订,做了题解和注释;对没有标题的讲话、谈话以及书信加了标题;对部分讲话、谈话作了文字整理。《胡乔木谈文学艺术》这部专题文集,相当充分地记录了胡乔木一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对文艺工作者的关心和爱护,对中国左翼文艺运动和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关注和贡献。这部书的主要篇幅,展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胡乔木既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屈不挠地高举社会主义文艺的旗帜,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进行的坚持不懈的卓有成效的努力。胡乔木所作的这一切,也是中国共产党重视文艺,关注文艺事业,信任和爱护文艺家的生动体现,从一个侧面勾画出了从三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战线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历程。这部专题文集包含了胡乔木六十年间对古今中外文艺发展历史的批评,对众多古今中外文艺家、文艺作品(特别是当代中国文艺家和他们的作品)、风格流派的评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他对中国诗歌内容与形式的论述(包括对毛泽东诗词的解释),对中国左翼文艺运动历史的总结和对三十年代作家作品的评论,具有精辟独到的见解。胡乔木的美学理想、文艺观点,以及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对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对文艺理论、文艺批评和文学史研究,都会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本书部分文稿选自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华社提供的档案、资料。

作者简介

胡乔木(1912-1992)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长期担任文化思想和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职务,在许多方面作出了贡献和建树,其中最为卓著、最具开创性的领域是中共党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语言文字。《乔木文丛》即由《胡乔木谈中共党史》、《胡乔木谈新闻出版》、《胡乔木谈文学艺术》、《胡乔木谈语言文字》四卷专题文集构成,相当全面地记录和展示了胡乔木在这些领域的指导作用和学术成就,说明他不愧为中共党史研究和编纂工作的开拓者,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中国文字改革和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的推进者。这部文丛是对已经出版的《胡乔木文集》的补充。文丛收录了胡乔木几十年来对上述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章、讲话,还选收了许多没有公开发表的文稿、讲话、谈话以及书信。它是胡乔木毕生创造的精神财富的组成部分,不仅为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思想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且对中共党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和学术研究也有长远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目录

丛书

乔木文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