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古代白银的产生、发展与演变.重点分析探讨了中国古代银锭的合金成分与铸造工艺.并通过模拟实验与传世银锭实物对比研究的方法,详细论述了银锭蜂窝、滴珠、丝纹、光泽等外观特征与银锭成色及铸造工艺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研究成果科学地应用到古代银锭的真伪判断上,有效地解决了目前高仿假银锭的科学鉴定问题,同时还探讨了古代银锭的科学保护与保养问题。《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对货币史,经济史研究者及文物考古与博物馆等单位的相关专业人员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并适合作为广大钱币、银锭及青铜器爱好者和研究者的收藏读物。

作者简介

周卫荣,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大学毕业.1987年研究生毕业,1987~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1COMON)执委兼东亚区主委,英国历史冶金学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学术委员.兼职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主要研究领域:钱币学与货币史、青铜器与冶铸史、黄铜与炼锌史;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余篇。主要学术著作:《钱币学与冶铸史论丛》、《中国古代钱币合金成分研究》,《钱币学与;台铸史》(二)。杨君,男,副研究员。2004年研究生毕业,2009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钱币学会秘书处处长,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钱币》杂志编委.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中国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副秘书长。多年来致力于钱币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尤其致力于古钱币的真伪鉴定研究.主张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科学鉴定”。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黄维,男,副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科技考古方向),现在中国钱币博物馆工作。主要研究领域:金属文物科技考古、钱币学与科技史。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学术著作:《马家塬墓地金属制品技术研究——兼论战国时期西北地区文化交流》。

目录

丛书

中国钱币博物馆系列丛书

在售商品

18家店有售 新书11家
68.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