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高等院校公共管理教材新系:非营利组织管理学(第2版)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已被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有识之士清醒地意识到,我国公共管理体制的落后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公共管理体系,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公共管理队伍也就成为燃眉之急。在我国,公共管理是一个新学科。许多大学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于专业化公共管理人才的需要,设置了公共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的高级管理人才。事实上,由于“管理主义”的发展,公共管理硕士(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MPA)教育在西方国家如火如荼,迄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早已成为培养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最重要途径。在国际上,取得了公共管理硕士、公共事务硕士(Master0fPublic.Affairs)和公共政策硕士(Master0fPublicPolicy)学位,就等于是获得了进入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个“准入证”以及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我国于2001年10月进行了首批24所院校的MPA试点招生,2004年3月进行了第二批23所院校MPA试点招生。目前,MPA教育的发展形势良好,而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现在与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法律硕士学位在一些发达国家被视为文科高层次职业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支柱。所有迹象表明,公共管理领域将是21世纪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东北财经大学组织编写的这套公共管理教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的。目前,在国内虽然已有一些公共管理方面的教材出版问世,但是,鲜有将公共管理理论与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结合起来并运用通俗的语言,面向广大读者全面、系统、详细地阐述公共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运行规律的教材。东北财经大学作为全国第一所试办MPA教育的财经院校,在经济、管理学科方面优势突出,这套公共管理教材试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这套公共管理教材的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前瞻性。力求对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界的最新成果给予足够的关注,尽量把公共管理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推介给读者,既保留国外公共管理学之精华,又具备“本土化”的特点,内容较为系统、新颖、通俗和规范。(2)融合性。力求突破一些同类教材单纯从政治学角度研究公共管理的狭隘视角,而将政治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理论融为一炉,尽可能体现基于经济学、管理学知识进行公共管理的特色。

目录

丛书

高等院校公共管理教材

在售商品

32家店有售 新书20家
0.7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