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外国刑事诉讼法

内容简介

面向法学专业本科学生、诉讼法专业研究生以及其他法律工作者,供其学习、研究外国刑事诉讼法之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离不开对外国相关制度的研究和借鉴。为此,《外国刑事诉讼法》选择了当今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八个国家,力求对其刑事诉讼制度作比较系统、客观、全面的介绍,并特别关注相关国家近年来刑事诉讼法的改革情况。《外国刑事诉讼法》选写了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俄罗斯等八个国家的刑事司法制度和诉讼程序。从法律渊源和司法传统来说,英国、美国代表英美法系,以普通法、习惯法为主,加拿大也属于这一法系,与英国、美国不同,加拿大有成文的刑事法典,而且刑事实体法与刑事程序法合一。法国、德国则是大陆法系的代表性国家。日本传统上秉承大陆法系的立法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量吸收英美法系内容,因此其呈现出典型的混合模式特征。20世纪80年代末,意大利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后也表现出与日本相同的趋势。而俄罗斯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既不同于英美法系,又有别于大陆法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并对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有深刻影响。鉴于上述各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各具特色,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外国刑事诉讼法》选择这八个国家加以介绍,以便读者学习、研究和比较。此外,为了便于读者对外国刑事司法制度与刑事诉讼程序的沿革、现状及发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整体的印象,我们编写了外国刑事诉讼法概述一章,概要介绍了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演变、当代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以及刑事诉讼法的发展趋势。《外国刑事诉讼法》两位主编曾分别多次作为访问学者出国考察和访问,国外留学、访问的经历使其得以亲身感受当今世界上法治发达国家的司法制度,从而对外国刑事诉讼法有一个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两位主编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资料和文献,完成此书。

作者简介

卞建林,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比较刑事司法制度。代表性成果有《刑事起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刑事诉讼的现代化》、《刑事证明理论》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等教材。主编的《刑事证明理论》一书曾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刘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兼职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任教以来,以本科生、双学士、硕士研究生为基本授课对象,共系统讲授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外国刑事诉讼法、港澳台刑事诉讼法等多门课程。代表性成果有《香港与内地刑事诉讼制度比较研究》(独著)、《传闻证据规则及其在中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独著)。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教材多部。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