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传统泥塑

内容简介

传统手工艺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玉器、丝绸、漆器、瓷器和明清家具等均为世界手工艺制品中的翘楚,在制作技艺和工艺美学诸多方面获得过极高的成就。但是,在长时期的重道不重器的儒文化氛围中,器物的制作一直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在历代的官方典籍的正史中,对于匠人们的成就与贡献的记载极为难得一见,有也只是寥寥数语,或者干脆只字不提。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泥塑和陶是人类最早的造型方式之一,而泥塑的发生应更早于陶。泥塑与陶所用的材料和成型方法基本相同,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自然阴干,后者需入窑焙烧陶化。儒家的生死观念是“视死如生”,所以在埋葬死者时,往往也要准备一些生活的用具。帝王和富贵之家当然可以埋入大量死者生前使用过或喜爱的物品实物,而平民百姓家就只能用泥做些模型充数了,所以出土的泥塑和陶制品中多有房屋、厨具、兽圈及伎乐人物等造型,这些被称为冥器。

作者简介

潘嘉来,浙江杭州市人。主要学术活动,2000年七月出席第六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作题为《摄影的文化阐释》的主题发言并荣获[优秀论文奖]。2002年十月,出席由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和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现象学与艺术》国际研讨会,提交了题为《从现象学到现代新儒家的存有论》的论文并入选《视觉的思想》论文集。一九九六年始,在《中国摄影》、《新华语言摘》、《东海》等刊物发表论文和散文作品数十篇。出版者作有《摄影的文化阐释》、《鉴识潘天寿》、《楠溪江宗族村落》。徐华铛,浙江省嵊州人。现为嵊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高级工艺美术师。先后出版有《中国龙凤艺术》、《佛像艺术雕艺术》、《中国狮子艺术》、《中国麒麟艺术》等专著30余部,其中30余万字以英、日等文字在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目录

丛书

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书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