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天津市街道详图:民国二十五年

内容简介

位于渤海之滨的天津,别名“津门”、“津沽”等,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辟为通商口岸,逐渐成为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民国,可以说是千年津门的鼎盛时期。清王朝覆灭的那段动荡岁月,满清遗老、民国名人、北洋军阀或企业家纷纷来此避难,天津成了20世纪初中国各方贵族的失乐园。当时的天津,城市范围沿着海河两岸急速扩展,高楼林立。数百家国内外银行和金融保险机构遍布大法国路和维多利亚大道(今解放北路,解放南路),让这里享有“东方华尔街”的美誉,亚洲第三大港天津港码头,货船汽笛声声,一派繁忙景象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天津人口超过百万,一度跃居远东第二大城市。民国给天津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之一,便是独具异国风情的街区和建筑这座东西文化交融的城市,曾有英、法、美、德、日、意、俄、奥、比等九国租界,各国建筑风格的精致小洋楼鳞次栉比,如今,漫步在五大道上,欣赏着那些凝固的艺术,时光似乎从不曾流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