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

内容简介

《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是为一般人掌握阅读古书的能力而作,因此,它入手不是介绍汉语的历史,也不是介绍传统的“小学”,而是讲文言词汇和现代汉语词汇的关系。从现代汉语词汇过渡到文言词汇,亲切,自然,使人易于接受。全书各章节的知识都是本着这种精神设计的,诸如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的性质、特点,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的书写形式和语音形式,同音词在书写形式上的通假,古汉语的词义特点,造词方式,以及古汉语文学语言中的熟语——典故、成语、固定词组等。实用,是《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的一大特点。但更加引人关注的是其学术特点,书中首次正式使用了“汉字是汉语词的书写形式”这一提法,认为“文字三要素,形、音、义三者鼎足而立的文字观点必须纠正,应该把它改作词和词的书写形式的关系”。《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从历史角度去剖析汉语书面语及其词汇的形成与发展的,认为“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具有上不同于汉语口语发展的任一时期的断代语言,下不同于当代口语——同时,又具有上通先秦、中贯各代、俯从现实的独特的语言性质”,使文言构成了自身发展的历史。

作者简介

孙常叙(1908-1994)又名晓野,吉林省吉林市人,祖籍河北省乐亭县。曾师从高亨先生学习古文字学及先秦诸子之学,并问学于罗振玉先生。建国后曾任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吉林省文史馆馆长。毕生钻研甲骨、金文与文献考证,并致力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与研究,其提出的写词法等理论体系对汉语词彙学的建立具有开创性意义。主要论著有《汉语词彙》、《古-汉语文学语言词彙概论》、《耒耜的起源及其发展》、《楚辞九歌整体系解》、《孙常叙古文字学论集》等,并有《龟甲兽骨文字集联》、《孙晓野书画集》等印行。

目录

丛书

孙常叙著作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