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世纪中国论坛典藏文库(套装15册)

内容简介

世纪出版集团整合旗下经济类图书资源,挑选出《超常增长》等15本经典著作,合成为“世纪中国论坛典藏文库”。这十五本著作共分三种类别,一种是关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一种是相关的理论探索,还有一种是对策研究。《新供给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持续增长》:这是关于“供给衡结构性改革”理论的一项重大开拓性研究成果,首次构建了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理论体系。作者在书系统研究提出了中国新供给经济学基本理论框架和逻辑分折方法,并据此理论和方法提出破解中国经济发展困境的战略路径。作者认为,中国新供给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架构应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实现高效可持续增长,必须与需求侧管理协调运用,改革内生变量是要素新供给,外生变量是制度新供给、结构新供给、政策新供给,均要实现效率大化,改革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超常增长:1979-2049年的中国经济》:近年来,随着垒球经济的下滑,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对于中国经济的解读不仅成为中国学者的热点,世界更在热议中国经济能否像过去那样,摆脱经济下行压力,以至带动世界经济的复苏。那么,目前中国经济的现状是完全受世界经济的拖累,还是有中国自身发展的瓶颈问题?中国如何突破这种压力,创造新的增长奇迹?其中重要的途径就是本书中所强调的,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超常增长之路。本书以1979-2049年的中国经济为研究对象,围绕基于超常投资力与超常购买力之上的超常增长,对中国过去30多年经济高增长与低波动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中国经济超常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通过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维市场体制;本书还研究预测了中国至21世纪中叶的经济高速增长趋势,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打造国家发展战略基金、建立国家理财体系等建议和构想。作为国内一部系统分析至2049年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前景的原创著作,本书对于解答中国发展的种种疑问,进一步推动改革发展,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本书对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全面阐述。全书涉及范围之广,研究内容之深,在英文著述中罕有其匹。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把中国经济置于一个比较的背景下,联系其他转型或发展中的经济体以及类似美国和日本这种发达工业国家的情况来进行讨论,从宽广的历史视角和宏观视角,重点研究了中国经济的实际运作以及复杂而又充满活力的发展。本书是理解和讲授下一个经济强国的标准参考书。《失业经济学》:就业和失业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这样一个人口结构即将面临剧变的国家,无疑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粗放经营方式向集约经营方式的转变,农村不断释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国有企业的隐性失业转化为公开失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调整带来失业,客观经济波动引致失业等等,就业、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日趋严重。本书对宏观经济中的根本问题之一——失业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在概述失业的涵义和计量以及全球失业概况后,着重对失业成因的理论做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失业治理的理论和对策。《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本书作者以其这一代经济学家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选择了这样一个研究题目。作者从基础理论层面全面考察了现代三大经济流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指出了它们在研究角度和理论结构两个方面的基本差别,并认为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理论“互补性”,可以也应该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有机综合,获得对经济运动更加全面的认识。作者还在价值价格理论、分配理论、生产和社会生产理论增长与循环理论等具体问题上进行了分析比较和理论综合的尝试。

作者简介

肖林,现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管理学博士。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曾在国务院研究室作为起草组成员,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文件起草。受聘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等十多所大学兼职教授、特聘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导师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院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经济年鉴》主编,《科学发展》杂志主编。2014年获“2013·经济学人年度中国十大著名经济学家”称号。史正富,1977年考入复旦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与1984年分别获复旦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5年赴美求学,获得美国美利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和马里兰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留美期间,曾任美国劳工部国际经济研究局合同制研究员。1995年回国后,进入企业,后创办上海同华投资集团.任董事长至今。现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著有《现代企业的结构与管理》《现代企业中的劳动与价值——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现代拓展》《现代企业的产权革命》《制度变迁中的理性与惯性——中国农村改革案例研究》(英文)。与人合著《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分析》《政治经济学教材》等。发表中、英文,英文学术论文数十篇。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中国图书奖等多个奖项。巴里·诺顿(BarryNaughton)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中国经济问题教授,中国国际事务中心主任。另著有《计划外增长:中国经济改革(1978-1993)。袁志刚,1958年生于上海。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全国名师。兼任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政府顾问、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多年来一直从事非均衡理论、就业理论、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险、中国居民消费、金融改革和房地产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发表论文150余篇,著作20余部,其中主要教学改革类著作11部。承担和主持了多个国家基金项目(含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其成果多年来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等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20余项,《均衡与非均衡:中国宏观经济与转轨》2010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首批著作,在经济类7部专著中占据了一席。樊纲,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转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198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92-1993年任《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1994-1995年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96年起创办国民经济研究所;2006年起兼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2006-2010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委员会委员。2004年被法国奥弗涅大学、2010年被加拿大皇家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