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报告2021

内容简介

《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报告2021》报告正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其中,第一章为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总体情况分析。第二章至第四章为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专题分析,分别就不同法人类型新型研发机构、不同区域和重点城市群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五章为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报告》正文共分为5章。其中,第一章为新型研发机构总体情况,汇总梳理了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总体规模和特征、人才队伍、经营发展、研发创新和产业化活动的开展等情况。第二章至第四章为新型研发机构专题分析,分别就不同法人类型、不同区域和重点城市群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五章为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主要结合统计数据及各地工作开展情况,对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另外,在附件部分对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计划单列市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了汇编,对国内外新型研发机构典型案例的发展状态、运行特色进行了总结归纳。以下是报告的重点揭示。①新型研发机构持续高速增长,成为我国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十三五”以来,在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需求拉动下,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合力推动下,我国新型研发机构进入快速发展期,机构数量快速增长。根据调查数据,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共有新型研发机构2140家,分布在全国各地;从业人员20.78万人,研发人员13.32万人。2020年,在研科研项目总数3.45万项,专利申请受理量3.55万件;2020年度实现总收入1925.33亿元。数据表明,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举足轻重的新生力量。②新型研发机构面向产业开展研发和服务,充分发挥了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的作用。我国大部分新型研发机构都是基于产业和应用目标导向集成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和创新创业投资等活动。根据调查数据,2020年,有75.98%的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65.98%的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了产业前沿技术研发;2020年,新型研发机构承担的来自企业的科研项目占当年承担科研项目总量的51.94%;2020年度总收入构成中,有65.23%的收入来源于企业;通过合作研发、委托研发、技术转让等形式服务企业11.9万家;截至2020年年底,累计孵化科技企业近2万家。这充分说明新型研发机构在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技术供给和研发服务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对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③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探索科研组织新型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探索新路径。新型研发机构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在体制建设和运行机制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根据调查数据,我国88.51%的新型研发机构已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管理制度,具有自主决策的顶层设计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为新型研发机构独立决策、面向产业和市场开展运营奠定了基础;近一半新型研发机构的投入主体涉及两种及以上类型(包括企业、地方政府、高校院所等),且有超过一半新型研发机构的投入主体包含了企业。投入主体的多元化构成,奠定了新型研发机构整合多方创新要素面向产业和市场开展运营的基础;有57.99%的新型研发机构采用了“兼聘、双聘”等柔性用人机制,以灵活的机制提升了对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吸纳能力。

作者简介

《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报告2021》报告正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其中,第一章为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总体情况分析。第二章至第四章为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专题分析,分别就不同法人类型新型研发机构、不同区域和重点城市群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五章为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