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南部壮语语法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接触语言学、语言类型学、比较语言学、语法化等理论对南部壮语语法进行研究,认为:1.受汉语影响,本为典型VO型语言的壮语具有了OV型语言的某些特点。2.汉语对南部壮语的影响远大于南部壮语对汉语的影响。3.南部壮语各个土语,因接触的汉语方言不同,借入的语法词存在差异。4.语言接触使南部壮语增加了部分特征,同时部分特征消失;各处壮语,保留固有特征的多寡与接触的深浅有密切关系。5.各处壮语语法的差异,有的是本身固有的差异,有的与接触的语言不同、接触深度不同有关。

作者简介

吕嵩崧,现任百色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博士,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广西语言学会副会长,广西壮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百色市社科联副主席,百色市文联副主席。广西文科中心“桂滇黔越结合地区语言资源特色研究团队”主要成员,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传统-地方·国际交融的岭南与东盟文学交流互动创新研究团队”“中国一东南亚跨境民族文化遗产研究创新团队”骨干成员,百色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百色学院“桂西南语言文化特色研究团队”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课题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