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细胞病理学

内容简介

《细胞病理学》一书是继老一辈细胞病理学家和同龄细胞学者已经出版多部专著之后诞生的。1957年杨大望教授出版《阴道细胞学》和1977年的《色彩临床细胞学图谱》可以说是临床细胞学发展的里程碑。沈琼教授食管细胞学在国内外出版,引起广大细胞病理学者关注。彭孝敬教授穿刺细胞学的专注促进了针对细胞学的迅速发展。

作者简介

刘树范主任医师、教授。1961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原大连医学院)医疗系。1961年10月~1973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病理系工作。1973年10月转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工作,开始从事细胞病理学研究,并担任科室主任。几十年来,遵循杨大望教授的谆谆教诲,努力学习脱落细胞学知识;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开展肿瘤医院的细针穿刺细胞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细胞病理学诊断经验。为了促进我国细胞病理学的发展,倾心培养研究生和进修生,并在细胞病理学培训班和学术会议上传授细胞病理学技术知识。在科研方面,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细胞自动识别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等辅助诊断技术把临床诊断、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在浆膜腔积液、食管、宫颈和胸部肿块经皮细针穿刺细胞学领域做了深入研究,获得了相关的学术成果。1990年率先在国内介绍宫颈细胞病理学描述性诊断报告系统(TheBethesdaSystem,TBS)。1992年在全国细胞病理学术会议上报告关于1991年“TBS”提出的术语和诊断标准。1993年在北京市学术会议上详细介绍“TBS”术语和诊断标准。1994年邀请美国细胞病理学专家在全国细胞病理学术会议报告“TBS”诊断标准,并将100多册当时最新的“TBS”原版书赠送给细胞学、病理学、妇科学的各位专家,为促进国内细胞病理学水平、缩短我国细胞病理学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尽心尽力。1996年在细胞病理学会的支持下主持召开关于我国宫颈细胞学报告方式研讨会,会议代表一致倡导我国采用宫颈“TBS”的改良报告方式。1997年初,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细胞学室开始采用“改良TBS”作为宫颈细胞学的报告方式。从此,我国细胞病理学诊断标准开始与国际同步。2001年赴美参加第三次“TBS”研讨会,归后马上介绍“2001TBS”术语。2004年5月第二版原版“TBS”书拿到后,立即在学术会议或培训班上详细授课。至今仍在不断的为描述性诊断报告的推广和提高而努力。1996年成为国际细胞学会成员(MIAC)。曾担任北京市细胞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病理学会细胞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为我国细胞学术委员会的创办和发展作出了贡献。阚秀,主任医师、教授,196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原北京医学院)本科。现任职于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人民医院病理科,原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有国务院政府专家特殊津贴待遇。曾先后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技术咨询专家,国际细胞学会成员(MIAC),中华病理学会细胞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细胞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研究委员,《中华肿瘤学杂志》、《诊断病理学杂志》和《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等杂志编委。1961年毕业留校病理教研室任教。1972年调入北京市肿瘤研究所病理研究室,从事肿瘤病理研究工作。1988年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至今。40多年来一直从事病理学事业。专长研究乳腺癌及其癌前病变和针吸细胞学诊断等,取得一定成果。先后发表论文93篇(第一作者59篇),主编《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诊断细胞病理学》、《肿瘤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学》等专著6部,参加编写及翻译其他专著10余部,获卫生部及北京市科技成果奖3项。1981年应邀访问东京,参加日本第22届全国临床细胞学大会,并做“中国肿瘤细胞学概况”的专题报告。1983年赴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肿瘤研究所(NIC)做访问学者,研修针吸细胞学2年。1987年赴瑞士,参加国际合作编写“CytopathologyofBreastCancer”一书,该书以6国文字编写,国际发行。1997年赴香港,参加第34届国际病理学术会议。2000年应邀参加台湾细胞学术会议,并做专题演讲。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