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前海戏曲研究丛书:阿甲论戏曲表导演艺术

内容简介

《前海戏曲研究丛书:阿甲论戏曲表导演艺术》主要内容包括:阿甲是20世纪中国革命文艺史上著名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实践者之一。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的文艺事业,涉及的范围有绘画、书法、话剧、戏剧等多个领域。尤其是在戏曲表、导演领域享有崇高的威望和重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阿甲,原名符律衡,曾用名符正,1907年生于江苏武进。著名戏曲导演、理论家。自幼随父读书,习书画,生性聪颖,在当地有“十灵童”之称。1938年春,他奔赴延安,考入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始用艺名“阿甲”。毕业后,任该院平剧(京剧)研究团团长,专门从事戏曲的编导演及理论研究工作,开始探索京剧的改革实践。1942年,任延安平剧研究院院务委员、研究室主任,后任副院长。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艺术处副处长、中国戏曲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中国京剧院总导演、中国京剧院副院长兼艺术室主任。20世纪80年代起,历任中国京剧院名誉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及戏曲理论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等职。晚年定居无锡,任江南书画院名誉院长。1994年12月24日病逝于无锡。在延安时期,他参加了京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的改编、演出,受到毛泽东的赞扬。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他个人或与他人合作编导了历史剧《宋景诗》、《赤壁之战》、《凤凰二乔》等;现代戏《白毛女》、《柯山红日》、《红灯记》等。此外,还应邀导演了昆剧《晴雯》、粤剧《李香君》、桂剧《桃花扇》等。结合自己的表导演实践,先后撰写了《生活真实和戏曲表演艺术的真实》等多篇论文,对戏曲表演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后辑成《戏曲表演论集》、《戏曲表演规律再探》出版。

目录

丛书

前海戏曲研究丛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