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缎子鞋:中法文化之旅丛书

内容简介

《缎子鞋》是保尔·克洛岱尔最长、也是最著名的剧本。它以全世界为舞台,呈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以西班牙为中心的殖民帝国的巨幅画卷,中心线索是西班牙重臣堂·罗得里格与贵妇堂娜·普萝艾丝的爱情悲剧。剧情跌宕起伏,故事发生地点、时间跨度极大,舞台色彩斑斓,人物众多,是一部史诗般的戏剧经典巨著。无论从情节、时间、地点、人物、舞台等角度看,《缎子鞋》都是一个极稳固的艺术整体,犹如一座各部分比例协调匀称的巍峨的哥特式建筑,体现了宗教戏剧艺术的和谐统一之美。克洛岱尔是现代法国文坛向法国人介绍中国的第一人。他于1895年至1909年间,前后三次任驻华领事。离开中国后,仍然没有割断他与中国文化的联系。《缎子鞋》这部写于日本、内容涉及西班牙的长剧,与他早先的剧作《第七日的休息》和《正午的分界》相比,多了更浓厚的中国味儿。

作者简介

保尔·克洛岱尔(PaulClaudel,1868—1955),法国诗人、剧作家、外交官。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戏剧的后期代表人物。早年受到兰波作品的影响,以及对天主教的信仰,使其感受到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大部分作品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感。从1890年起,开始长达数十年的外交生涯,足迹遍及整个世界。1895年到1909年,克洛岱尔先后任驻上海领事、驻福州领事、北京法国使团首席秘书、驻天津领事。1947年,进入法兰西学院,1955年,在巴黎去世。克洛岱尔毕生坚持文学创作,著作丰厚。主要作品:戏剧《金头》(1889)、《城市》(1890)、《少女薇奥兰》(1892)、《交换》(1894)、《正午的分界》(1906)、《给圣母马利亚报信》(1912)、《缎子鞋》(1923)等,诗歌《流亡诗》(1895)、《认识东方》(1896)、《献给新世纪的五大颂歌》(1910)等。

丛书

中法文化之旅

其他版本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