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丝竹情怀 二胡情深:周皓演奏艺术生涯

内容简介

对于江南丝竹,周皓先生喜爱引用著名老报人冯英子对江南丝竹的评述:“非江南山水,不能产生江南丝竹;非江南丝竹,不能衬托江南山水。它们相得益彰,是民族的财富,国家的瑰宝。”的确,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一方人民产生一方音乐。江南地区山清水秀、物杰地灵、文秀隽永。肥沃的土地,典型的鱼米之乡,使江南人民的性格清秀、含蓄、温和而中庸。富足的土地带来的是鲜嫩、甘醇的精致美食;轻柔、飘逸的绸缎衣着;演奏的音乐也是悠扬而秀雅。正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所描写的:“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其实最忆的还是江南的音乐。江南的锦绣山水还需亲临其境才能感受其美,当然,通过一幅山水画也可慢慢品赏。而江南的丝竹音乐则可以日日聆听,一壶香茗在手,两耳极尽享受其妙:一支竹笛水灵、淳厚;一把南胡清丽、糯雅;一支洞箫清幽、飘逸;一把琵琶委婉、细腻,勾画出的江南山水,正是山色空漾、波光潋滟、红绿又蓝。周皓先生作为现今上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二胡传承人,代表了他这一代和上一辈丝竹人的理想与追求。从张丽森(胡琴大王)一陈永禄(二胡圣手)一周皓(江南丝竹二胡传承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江南丝竹二胡演奏艺术,不断地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江南丝竹二胡不仅奠定了我国民乐二胡的基础,而且,二胡声部作为整个民族乐队的基石,更是对整个民族乐队的建设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丝竹情怀二胡情深:周皓演奏艺术生涯》总结周皓先生江南丝竹二胡演奏艺术成就,就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传承示范,使我国乐种中的“江南丝竹”这一奇葩,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庄永平,音乐学家。1945年生,上海市人。早年任上海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员,1965年入上海京剧院《海港》剧组参加京剧现代戏创作演出,1988年起入上海艺术研究所从事戏曲音乐、民族音乐研究。出版有《戏曲音乐史概述》、《京剧唱腔音乐研究》、《琵琶手册》、《音乐词曲关系史》、《琵琶·古谱·戏曲音乐研究_庄永平音乐文集》等专著《京剧唱腔赏析》、《沪剧唱腔赏析》、《青少年学琵琶》、《图说琵琶》以及自传体回忆录《海上散谈录——一个国乐家半个世纪的亲历》等著作17余部。撰写有《上海艺术史·音乐史》、《上海百年文化史·音乐史》、《上海当代艺术图典·音乐》、《上海京剧志·音乐》、《京剧词典·音乐》等。主编中国首部《中国音乐主题辞典·器乐卷》;参加《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上海卷》编辑。另外,在各音乐院校学报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主要部分收录在《庄永平音乐文集》中。多年来尤其注重对隋唐燕乐与古谱学的研究,全译了《敦煌乐谱》、《五弦谱》、《三五要录》等古谱,并力求在燕乐理论方面有所突破。

目录

在售商品

8家店有售 新书2家
10.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