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美味的物理(吃美食,玩物理!藏在美食中的物理,有趣、好玩、易懂!)

内容简介

物理是这样一门神奇又伟大的科学,既能寻找宇宙运行的规则,也能应用在广泛的生活中。《美味的物理》就是藏在孩子身边的物理,而且是孩子都喜欢的美食中藏着的物理。为什么很小很硬的玉米粒变成爆米花后,又大又软又香甜?这其实和密度有关;把橘子装在箱子里、袋子里,以及让橘子自由飞翔,这样讲孩子立马能get到物质的三种状态是怎么回事;手机在充电时,轻微发烫,以此给孩子讲能量的传递和损失……就像上边所例举的内容,这本书不会刻意生硬地给读者讲解物理科学,而是从身边的自然现象入手,让孩子先产生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发现身边的物理。有了好奇和疑问,孩子才能主动去探索,把知识学到手。这本书主要涵盖六大物理主题:力、热、波、电、磁、核,从被忽略或者孩子提出疑问但家长无法解答的自然现象入手,探索背后的科学原理。从本质上来说,这本书更偏向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带领他们发现身边的物理,而非追求知识的深度。所以,这本书中,有二十多个动手实验,如“制作航天飞机、爆米花实验”,还有有趣的快问快答模块。现在孩子培养发现科学的眼睛,日积月累,多年后,也许他在研制高端的设备,或者正在太空飞行。

作者简介

艾丹·兰德尔·康德英国布鲁内尔大学的粒子物理学博士学位,曾供职于加利福尼亚SLAC实验室(一个从事天体物理学、光子科学、粒子加速器和粒子物理等多学科研究的综合实验室)。   他在德克萨斯州的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担任博士后,之后在位于瑞士的欧洲核子研究委员会(CERN)工作,在那里他帮助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康德博士从未停止过求知的脚步,他随后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完成了另一个博士后职位,并启动了一个名为“感觉部”(MinistryofSense)的项目,在学校和公共场所重现希格斯粒子的发现。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