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生理学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内容简介

《生理学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系统介绍植物生理学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生理育种总论,概括介绍育种实践中的生理学研究方向,探寻具增产潜力相关生理性状遗传资源的方法、生理性状的遗传基础、产量相关生理性状的筛选方法及小麦生理学经济效益的评估方法等;第二部分是抗逆育种,讲述抗旱、耐盐、耐寒、耐热、耐涝及耐穗发芽育种的相关生理理论和技术;第三部分是营养高效育种,阐述作物的耐酸性,锌、氮、磷和微量营养元素高效利用的遗传改良理论和技术,及其相关的根系遗传多样性检测理论与技术。指出了植物生理学应用于小麦育种的潜力,以及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简介

景蕊莲,博士,研究员,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农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8年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从事作物种质资源抗旱性研究。1998年以来,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863”节水农业重大专项抗旱节水植物新品种筛选与利用、国家“863”课题小麦抗旱、氮磷高效的分子标记聚合育种、小麦新型分子标记开发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研究专项小麦抗旱相关基因的克隆,以及国家基础性工作和948等项目,参加国家“973”项目及农业部保种专项等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加编写、翻译著作各一部。研究方向是作物种质资源抗旱节水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作物抗旱节水鉴定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小麦等作物抗旱节水机制,发掘、创新并利用作物抗旱节水优异基因资源。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