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研究丛书·科学本性与人文精神:科学技术中的人文问题

内容简介

《“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研究丛书·科学本性与人文精神:科学技术中的人文问题》是由国家“985”工程Ⅱ期项目之一、华中科技大学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国家哲学创新基地主持的“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重大课题的最终成果之一。有关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的学术关注由来已久,但对于本课题的专门研讨和集中组织则发端于2004年国家启动的985工程Ⅱ期项目。当时我们设计的“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课题获得批准,被列为华中科技大学的985Ⅱ期项目之一。于是一批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学者在课题的感召下组织起来,开始了积极的学术研究。之所以设计本系列研究课题,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一直面临着如何处理“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现阶段,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对人文社会变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良性健康互动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和紧迫。

作者简介

万小龙,1964年4月生于江苏常州。物理学学士、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外国哲学博士、巴黎理工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博士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逻辑与科学哲学系访问学者。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逻辑与科技哲学学科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工程”教材《科学技术哲学》首席专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信息与科学基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量子力学的哲学问题研究”和“量子信息的本质研究”。由博士论文改编的专著《范·弗拉森的量子力学哲学研究》被收入《中国科学哲学论丛II》。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物理学哲学,近几年的学术兴趣为量子力学哲学与非经典逻辑的交叉点。欧阳康,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华中科技大学“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哲学家协会常务理事,亚太地区学生事务协会主席等。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著有《社会认识论导论》《哲学研究方法论》《欧阳康自选集》《对话与反思:当代英美哲学、文化及其他》《大学文化人生》等;主编有《人文社会科学哲学》《当代英美哲学地图》《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学术自述》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二百六十余篇,先后十余次获教育部和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持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目录

丛书

“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研究丛书

在售商品

2家店有售 新书0家
5.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