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培养具有爱国情怀、使命担当、科学与工程素养、时代工程师精神特征的创新工程科技人才为主线,针对当前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教育目标、评价原则及实施策略,构建完整的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提供具体可操作的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和方法,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评价、从一线教师到教学管理部门的全覆盖,为一线教师从事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具体指导。本书还可作为专业课程思政培训教材,供教学管理部门在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管理时使用。本书着重在系统性构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突出不同类型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差异性,阐释课程思政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之间内在关联,具有鲜明的工科教育特色,不拘泥某学校或某专业,适用于各类工科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具有普适性和引领性。目前国内同类指南主要是着眼于某个学科或某类专业、某类课程,如《生物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或课程思政案例选编或案例集,如《课程思政:我们这样设计》等。本书内容分六个章节。第*章“前言”。阐述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和使用说明。第二章“课程思政教育指导思想”,提出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育理念,教育者角色和任务要求、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构建和评价原则。第三章“课程思政维度构成及诠释”,深度阐释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维度内涵,提出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框架。第四章“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原则与策略”,结合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维度及内涵,提出适用于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原则、标准与实施策略。第五章“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保障”。提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发展三维度,分析基层教学组织、院系和学校多层级管理要求和协同机制及教学支持的主要原则。第六章“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从实施操作层面给出具体教学建议和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经验和代表性教学实施案例。

作者简介

负责统战、本科教学、本科生招生、学生工作、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工程实训;分管统战部、本科生院、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工程实践创新中心。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