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国际金融教程

内容简介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材系列:国际金融教程(第2版)》作为金融学的主干基础课之一,国际金融讲述汇率与国际收支、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外汇交易实务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等内容,是学习其他金融类课程的先修课程。该课程涵盖了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汇率经济学、证券投资、跨国公司金融、国际银行业、项目评估、货币经济学等课程的部分内容。从逻辑框架上看,国际金融教程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内容。其中,第一部分介绍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讲述国际金融理论,包括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和汇率决定理论;第三部分讲述国际金融实务,包括各种外汇交易的原理及其运用;第四部分介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包括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银行业与国际金融机构等;第五部分介绍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材系列:国际金融教程(第2版)》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科建设的成果之一。《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材系列:国际金融教程(第2版)》共分为四章,分别介绍了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国际金融理论、国际金融实务、国际金融制度和国际金融市场内容,内容深入浅出、由浅入深,可作为大学院校的教学用书,也可供读者学习使用。

作者简介

吕随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从1989年2月开始,从事金融学的教学科研长达18年,作为北京大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两门骨干基础课的聘任主讲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经多次荣获优秀教师称号。除此之外,还开设了汇率经济学、金融经济学、金融衍生工具等课程。在专业研究方向上,对于利率、汇率、货币政策、股票市场等具有比较独特而又深入的研究,并且对于个人股票投资、房地产投资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职期间,先后到过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美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访问、进修和讲学。曾经被评为“2006年中国金融业杰出贡献专家”。王曙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金融研究部部长,北京市海淀区青联委员。已出版专著《金融演进的过渡经济学阐释》(2007)、《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2006)、《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2004)、《理性与信仰——经济学反思札记》(2001)及译著《与经济学大师对话:阐释现代宏观经济学》、《全球资本市场》等,在《北京大学学报》、《金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经济学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数次获得北京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宋芳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在《管理世界》、《经济科学》等经济类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合著、译著数部,主持或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