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上海蓝皮书·上海传媒发展报告:全媒体传播推动城市创新与发展(2012版)

内容简介

《上海蓝皮书·上海传媒发展报告:全媒体传播推动城市创新与发展(2012版)》为第一本上海传媒蓝皮书。在全球视野下研究上海传媒发展态势和社会影响,对上海传媒进行宏观的扫描分析和微观的解剖归纳。以“全媒体传播推动城市创新与发展”为主题,实证研究了全媒体传播对推动城市转型、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实力具有的弓I擎作用。汇聚资深传媒精英、研究专家的观察和思考,掌握上海传媒最新权威数据,追踪上海传媒产业发展现状,从传媒形态、业态和生态多个角度,探析上海传媒全媒体创新与转型。关注2011年重大舆论事件、媒体热点、传媒政策、产业格局,对上海广电体制改革、报业转型、三网融合、IPTV发展等重点领域进行深入分析。考察全媒体时代传媒与社情民情舆情的关系,对舆论新格局的转变与重构进行深度解读。

作者简介

强荧,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新闻从业30余年,新闻类著书12本。上海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上海市领军人才。1995年获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1998年获“中国报刊之星”称号,2001年获上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数十次获中国新闻奖和上海新闻奖。1986年实地采访长江漂流,著书《最后的征服》;1990年,骑摩托车沿丝绸之路探险,撰写《摩托西行5000里》;1993年,历时60天,徒步1500公里,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发表79篇《死亡之海探险手记》;1994年,深入广西九万大山原始森林寻找野人,发表《九万大山找野人》系列报道;1999年,冒着暴风雪攀登博格达雪山,连续发表《博格达夜话》、《跨越博格达》、《博格达风格》;2001年,参加北京--莫斯科中国志愿者申奥远征车队,历时34天,驾车跨越欧亚大陆和西伯利亚,行程1.2万公里,著书《远征俄罗斯》;2002年,参加中国第19次南极科考队,历经4个多月,行程4万多公里,著书《茫茫南极路》;2004年7月,加入中国北极科考队,创立北极黄河站,发表《北极特快》系列报道;2005年6月,驾车穿越丝绸之路、罗布泊、帕米尔高原.发表《新丝绸之路》系列报道;2005年4~8月,策划并参与“重走抗战路”,合著《文汇号重走抗战路》。在新闻实践中,埋头于采访第一线,亲身体验出租车司机、巡警、殡葬工、卖报人、保险推销员等普通劳动者生活,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体验式报道。1994年,上海市记协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强荧“死亡之海”纪实摄影展》,8天中有10万人次参观。此后,上海拍卖行为强荧作品举行专场义拍,义拍所得捐赠给上海市记协,创立“强荧风险新闻奖”,定期表彰一批敢于冒风险采访的新闻记者。2003年1月,在南纬72度56分30秒、东经75度16分39秒亲自发现外星陨石,成为中国发现南极陨石第15人,国家极地办和中国极地研究所命名这块陨石为“强荧GRV021604”。焦雨虹,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媒介与传播,文化创意产业。世界华文文学协会会员。广州市作协会员。参与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并撰写研究报告,发表多篇跨学科学术论文,出版数部相关学术著作。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