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为家园辩护

内容简介

公元前57年,古罗马第一雄辩家西赛罗从流放地回到家乡,发现他的宅第已经被对手格洛狄乌斯的煽动策划所拆毁,并在原址建造了庄严的神庙。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西赛罗发表了一篇雄辩演说“ProDomoSua”(为家园辩护),最终说服了氏老院,拆除神庙,恢复他原先的家园。两千年后,同样有过流放命运的33岁匈牙利人,尤纳·弗莱德曼(YonaFriedman)丢掉了他在以色列技术大学的教师工作。此前他刚刚参加完1956年的第十届国际现代建筑大会,并在会上首次提出了“移动建筑”需要一个“可变化的社会”理念。这个理念完全来源于居住者的意图的自由表达强调城市存在的真实原因是一种满足人们日益频繁的休闲活动的能力。建筑师必须允许人们的自发性建造,同时使这种建造尽可能的“可变”。半个多世纪来,弗莱德曼始终坚持的就是:建筑师与其固执己见沉迷于个人感观的满足,不如服务于使用者并提供技术和组织上便利。建筑应该提供一种“可能性”。这种非精英化的动机引领着弗莱德曼的作品形成以个人自由建造为基础的灵动形式。在即将到来的时代,或许只有将那些属于“个人”的“家园”归还给使用者,由使用者自主决定随机的居住和生活方式。城市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接近美好,“接近天空”。

作者简介

YonaFriedman生平简介1923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41-1945就读于布达佩斯科技大学1945-1948于以色列技术工程学院(Technion)进行再深造同时担任建筑师工作1948-1957从事建筑师工作1956在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第十届国际现代建筑大会(ICMA)-用普遍主义方法和对发展的坚定信念向现代主义提出质疑-首次展出“移动的家”,表达“可持续变化的建筑”需要一个“可变化的社会”、一个由居住者决定的住宅与城市规划的理念。1958-创建一个三维跨距的结构原理-“空间之城”-创建“空中突尼斯”、“空中巴黎”设想1958.12-建立移动建筑研究组(MASG),关注建筑如何适应现代生活的变化,并吸引了Kuhne,Otto,Ruhnau,Hansen,Frieden等人的加入-完成了把当地建造技术与现代结构结合的“非洲提议”1959创建“空中摩纳哥”和“空中威尼斯”设想1959-1960相关建筑项目的著作在日本出版1960-建筑理论受到黑川纪章(Kurokawa)的关注,黑川在此启发下提出了螺旋型的“空间城市”的概念1960-1962Schulze-Fielitz和Maymont加入研究组;1962年小组结束1963-发展一系列关于“桥镇”的想法;设计了一个跨越英吉利海峡的大桥项目-“空间之城”的理论启发了伦敦的幻想主义计划“建筑电讯”(Archigram),也推动了也推动了六、七十年代日本的“新陈代谢派”(Metabolists):丹下健三(KenzoTange)-类似弗瑞德曼理念的项目(1967年在Ymanaschi交流中心展出);矶崎新(ArataIsozaki)-“生长的”空中建筑项目1975-为Dubonnet工厂进行项目设计1979-为法国Angers的Bergson高中进行了成熟的“自主设计”实验——由未来使用者(公众)所设计的建筑-用连环画的手法将自己的书《为了科学的建筑》转化为“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科学方法”,从而使非专业人士也可以理解并运用这种方法1979-1987完成了印度马德里的“简单科技博物馆”,大量使用当地的竹子,实现了“自主建筑”基于本土现有材料的想法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