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宪法学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我们在宪法教学的实践中,根据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师范类院校法学专业的特点,同时吸取了近年来宪法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成的。本教材的编写,有以下特点:第一,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以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日益深入人心,特别是1999年3月第三次宪法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以及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等法律规范,不仅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具有极大意义,而且对于我们面向新世纪的宪法学教育,也有重大影响。因此,突出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在宪法领域的重大发展,是本宪法学教材的主要特点。第二,师范类特点。师范教学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广、基础知识扎实。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力争把近年来宪法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都概括进来,并尽可能作出解释和说明。在教材的编写中,力求论述精练,主题突出,概括全面,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涉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限制和保障时,本教材采纳了数本同类教材的不同观点。另外,为便于学习掌握,每章都有一般思考题和深入思考题和重要名词概念,后者主要侧重于对宪法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以提高学生对宪法学的学习兴趣。第三,在宪法学的教学体例上也有一些特点。导言及第一、二章论述宪法原理和宪法历史,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论述国体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五、六、七章论述国家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后四章分别论述司法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和国家标志。这样安排,结构紧凑,逻辑严密,体系严谨,虽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顺序有所不同,但便于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对有些内容作了更为全面的介绍,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前者重点介绍比较好理解,后者在我国通常的宪法学教材中,内容较少,这对于我国两大政治制度之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显然是不够的,故本教材也在内容上作了较大增加。第四,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尽可能吸取了近期颁布的一些宪法性文件的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对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权限的规定,国务院1999年9月18日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等。另外,尽可能使用最新的材料,如关于我国目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统计,采用了国务院新闻办1999年9月27日的白皮书统计资料,从而使本教材反映的宪法内容更具时效性。第五。本教材的编写还在一定程度上融进了作者的一些研究成果。本着教学相长的精神,作者在教学之余对我国宪法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有些已经发表。经过选择,作者将其中比较成熟的观点写进了教材,如关于我国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关于人大代表的职业化建设等,这对于促进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努力做到学科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有益处的。

目录

在售商品

3家店有售 新书0家
32.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