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儒学价值的新探索

  • 作者 牟钟鉴
  • 出版社 齐鲁书社
  • 出版时间 2001年8月 第1版
  • ISBN 9787533309725
  • 定价 18.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库中的《儒家价值的新探索》分册,主要征集孔子,儒学以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的优秀作品,总结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当代人文学术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论述详实,分析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学性、科学性、理论性,适合各学术爱好者参阅。儒学在经历了“五四”以来文化激进派深刻而又偏激的批判和“文革”中四人帮蛮横而又颠倒的攻击之后,没有走向毁灭,而是生机收敛,根系犹存。经过一段沉寂反思,如今又逢春沾雨,萌芽抽枝,渐渐有了生意。这不是什么奇迹,而是儒学内蕴深厚、生命顽强的原故。“五四”的批判者,大都是进步思想家,其主要锋芒指向儒学的糟粕——僵化腐朽的礼教,其核心就是过时的君权、夫权、族权,故这场批判有解放思想的历史功绩,虽然其中出现过良莠不分、矫枉过正的偏向。“文革”的批判者如四人帮之流,他们本身就是封建余孽,其主要锋芒自然要指向儒学的民主性精华——仁爱中和之道,而这种仁道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可贵精神的重要内容。因此,“文革”的批孔反儒,并无丝毫可取之处,它只能使中国社会出现倒退与混乱。“五四”的批判,使中国人看到了儒学的局限性、消极性,在客观上有利于儒学真精神的发扬;“文革”的批判则使中国人借着对“反面教员”的反省,看到了儒学的进步性和精华之所在。现在多数的中国人,在吸取了诸多的经验教训之后,变得成熟起来,心态渐趋理性、健康,懂得既要超越传统,又要超越反传统,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相贯通,使新文化建设既能树立在优秀而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根基上,又能开创出当代文化的崭新形态。当然,有着崇古情结、“五四”情结,甚至“文革”情结的人还是有的,但他们已经不能左右社会的主流人群了。不过,传统儒学的原有形态是不能照搬套用的,即使对其中富有智慧的成分,也需要站在今天时代的高度重新加以整理和提高,使它们能面向现实和未来,面向世界和现代化的进程。在研究儒学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上,有几个原则性的提法颇为流行,即“批判的继承”、“创造的转化”、“综合的创新”,我认为它们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差不多已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同。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尽快把这些原则变为行动,多做建设性的研究开发工作,去理解诠释,去筛选转化,去推陈出新,多拿出一些好的成果来赢得人们的赞同,来供社会选择使用。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这些年来我对儒学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理念,分专题进行了考察,探讨其本义流衍,评说其是非得失,揭示其底蕴精义;又依据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和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需要,着重发掘那些在我看来是最有价值的思想宝藏,重新加以解释说明,既有思想历程的探源寻流,又有精神意涵的开挖提炼,有时也不免任情加以发挥,借以表述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文化理想。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道德危机和生态危机。儒学贵仁重德的人生观,主和尚通的人际观,天人一体的宇宙观,是医治现代社会病态、促进文明向更高阶段转型的重要思想资源。21世纪的人类如果要走和平与发展的道路,必须向孔子和儒学吸取智慧。时代需要儒学,它为儒学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儒学需要创新,只有创新的儒学才能走近现实生活,推动社会前进。

作者简介

牟钟鉴,山东烟台人,生于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社会兼职: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当代儒学中心主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山东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