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材(小学一年级)

内容简介

党和政府秉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亲切关怀广大青少年和儿童的安全健康问题,高度重视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针对各地发生的校园、校车等事故,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落实防范措施,确保每一位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要求,“在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开设安全知识课程,提高青少年在道路交通、消防、城市燃气等方面的识灾和防灾能力”。分析近年来发生在各地中小学的伤害事故,深感安全教育缺位、安全意识薄弱,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我们有的孩子,从小有着浓郁的英雄主义情结,对于具有一定风险的事情充满了好奇,有着强烈的以身一试的欲望。这对于青少年和儿童来说,应该是很正常的。但由于他们年龄尚小,难以清醒认识理想与现实、艺术形象与真实人物、想象夸张与自身脆弱的承受能力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别,导致判断失误、行为出错,甚至使生命之花早早凋零。有的孩子把鲁莽和无知视作勇敢,为显示其“勇敢”,常常做出一些毫无价值的冒险行动。中小学生当中发生的大量溺水、触电、高处坠落摔伤等人身伤害事故,多因此而发生。有的孩子把无聊视作有趣,对自身不恰当行为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及其严重后果估计不足,甚至把别人的紧张慌乱和校园内大范围混乱局面的出现,看作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为此常常做出一些恶作剧。这种行为往往成为引起校园踩踏、火灾等群死群伤事故的始作俑者。不少孩子对面临的危险意识不到,一些同学常年乘坐安全隐患很多、超载严重的交通工具上学。近年来发生了多起校车事故,其主要责任固然在于肇事车主、校方和相关管理部门,必须依法严肃追究责任;但乘车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如果安全意识强一些,对潜在的危险能够有所辨识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在具有隐患和超载严重的情况下拒绝乘车,就一定会起到超前防范的作用,一定可以防止或减少生命损失。许多孩子缺乏自救常识,事故发生后惊慌失措、逃生无门,加大了事故造成的损失。基于上述,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消防、红十字会、地震局等专业部门共同组织编写了我国首套分年级、实效性强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材》。《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材(小学一年级)》在遵循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等纲要性指导文件的基础上,以真实、生动的图片漫画形式,分年龄段有针对性地融入大量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及分析说明。教材贯彻“安全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分阶段引导学生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掌握安全技能,从而实现“学够八学时,自主保安全”的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学生缺乏安全意识,面对意外情况束手无策,导致伤害发生的问题。相信孩子们系统学习本套教材后,在遇到类似的突发情况时,一定会想起书中的案例及其应对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伤害或自救逃生。希望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材(小学一年级)》为契机,从基础抓起,多部门联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这不仅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目录

丛书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