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探索与实践模式

内容简介

中国城镇化进程虽然不断加快,但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存在一个庞大的农村贫困群体、困境人群和留守人群,以扶贫济困为使命的专业社会工作在农村地区有广阔的需求。本书结合对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对江西万载、婺源、云南平寨、湖南湘西、广东等地农村社会工作实践项目的调查分析,归纳和比较了三种典型的本土化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政府主导的万载模式、以云南和湖南湘西为代表的高校、民间团体主导模式以及广东“双百计划”为代表的政府购买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分析了各模式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剖析和反思了当前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共性问题、难点问题,探讨了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构建,破解农村社会工作发展难题,促进农村社会工作深入、可持续发展。该书还深入剖析了江西万载反贫困社会工作、江西婺源“少年之家”、乐平留守儿童社会保护服务(培训)试点项目、四川理县X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案例,回应了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农村反贫困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重大社会关切议题,探讨了资源约束条件下农村社会工作机构资源拓展的本土化经验和策略。

作者简介

蒋国河,男,江西吉安人,1975年出生,2004年考入南开大学,2007年6月获法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为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学部委员,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13-2014),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和反贫困研究,现为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江西财经大学减贫研究中心、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为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MSW)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曾在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挂职研究一年),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民政部招标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一等资助)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十多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出版专著两部,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近30篇,其中国际SSCI论文1篇,四项成果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丛书

社会工作研究文库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