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历史风云人物:元朝卷

内容简介

元朝(1206~1368)是中国历史上第1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其前身为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13世纪初期,中国漠北兴起了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蒙古族。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诸部,建立了大蒙古国,群臣为他上尊号“成吉思汗”(蒙古语“海洋”或“强大”之意)。为了扩充国土,掌握更大的统治政权,蒙古开始全力对外扩张。在北方,蒙古先后攻打西夏与金,占有了华北地区。在西方,蒙古先后发动了三次西征。1219-1222年西征中亚,主要击溃了中亚强国花剌子模(其领土大约涵盖今乌兹别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打败钦察(突厥人的分支,其领地西至聂伯河,东北为伏尔加河中游地区,东南到乌拉尔河)和基辅罗斯(东欧强国,今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前身)的联军;1236~1242年的“长子西征”,使中东欧地区也草划人蒙古的版图范围;1256-1259年的西征西亚,主要占领了今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等西亚地区。在中国南方,蒙古于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灭亡大理,1276年进攻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1279年彻底消灭了南宋残余势力,统一了中国。1259年蒙哥汗去世,至此蒙古国开始分散开来,分裂为大汗之国(后来的元朝)和四大汗国(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和察合台汗国)。除大汉国之外的另外四国却已不听统一指挥,各自为政,进行管理。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成吉思汗时,蒙古没有固定的首都。1235年,窝阔台汗建都哈拉和林(今蒙古国境内)。1263年,忽必烈定都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1272年定都燕京,称为大都(今北京),统治中心向中原转移。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同年明军攻占大都,元顺帝“北巡”,元朝退出中原,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北元政权仅存在了35年,于1402年灭亡。为了有效地管理广大的领土,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这一制度开了中国领土划省而治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朝的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为繁荣,农业在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广泛种植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元代的文学艺术有很高的成就,其中元曲是元朝盛行的艺术形式,风极一时,出现了诸多的艺术作品。

作者简介

阎崇年,山东蓬莱人,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著名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专著《努尔哈赤传》《清朝开国史》《古都北京》(中、英、法、德文本)等,论文集《燕步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满学论集》《清史论集》等,近年出版了25卷本《阎崇年集》及《阎崇年自选集》。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并出版《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大故宫》等,在国内外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影响,被誉为“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

目录

丛书

历史风云人物

在售商品

117家店有售 新书99家
3.5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