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研究院 大学

内容简介

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体制改革是关键。宏观层面的高等教育体制主要包括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其中,办学体制是关键,因为办学体制决定和影响着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而我们在近20年的改革实践中恰恰对于办学体制改革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就管理体制而言,它只是政府介入高等教育管理之后才出现的。政府介入高等教育管理主要是起一种宏观调控和评价的作用,目的是把社会各个层面的需求通过政府的调控反馈给大学,以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但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进行和大学自身发展内在逻辑的要求,政府会逐步减少对大学的干预和控制。所以管理体制并不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永恒主题。另外,政府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它并不一定是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唯一主体。所以,研究办学体制对于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引入准公共产品理论和第三部门理论,提出高等教育既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社会提供,政府应减少对高等教育的干预。将政府集高等教育举办、投资和管理者于一身的体制称之为“国有公办”体制,分析了这种体制形成的深层原因。论述了民办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状况,并对新出现的民办二级学院、独立学院及教育集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营利和非营利是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通过分析国际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正在由单一走向多元,各国公私立高等教育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和各国普遍对传统的公立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进行改革是国际趋势。书中展望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发展方向,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也应走“体制外增长之路”,而明晰产权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制度保障,阐述了加入WT0后的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发展原则,并辅以案例分析来增强说服力。本书力图证明以下观点:(1)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主要决定于经济体制,而社会的需求是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动力。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民主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营利与非营利不分是当前阻碍我国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的制度障碍。(2)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实质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由以计划为主的方式向更多地由市场来配置的方式转变,但不能完全抛弃计划方式;是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制度变迁的过程,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应由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转向诱制性变迁为主,即由以前的自上而下式转为自下而上式;也是高等教育领域内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划分过程,为了取得预期效果,要正视利益的存在,从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变化的角度来进行改革。(3)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发展趋势应是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并存。即无论是国家、企业、社会团体、投资集团,还是个人,只要具备国家规定的办学条件,有投资高等教育的意向,并自觉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都可以成为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而产权的明晰是其制度保障。我国已经加入WT0,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必须直面国外(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机构和投资者对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抢占以及如何争取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问题。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