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之路: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6)(上下册)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亚洲文明大会“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分论坛各与会嘉宾发言的结集之一。“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分论坛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六个平行分论坛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承办。与会嘉宾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覆盖亚洲各国和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域外国家,以及相关国际组织。既有曾在智库任职的政要和官员,也有知名智库或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国际知名学者和中青年学术新星。中方与会者包括国家高端智库、研究机构、高校和文化界代表,以及政府部门代表。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四部分,分别是“人类的理想与愿望”“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双边合作”。“人类的理想与愿望”篇,与会专家发表了对人类较高理想、天下大同、世界发展模式、建立世界和平文化、共享未来等的看法。“人类命运共同体”篇,来自俄罗斯、柬埔寨、马来西亚、喀麦隆的专家分别阐述了各自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篇,各国嘉宾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从丝绸之路转型、新丝绸之路与宇宙合作对话、“一带一路”倡议对南亚的影响、文化旅游与“一带一路”等方面表达了各自的见解。“一带一路双边合作”篇,介绍了泰国、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阿拉伯国家等与中国的合作。下册三部分,分别是“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各国视角”“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路径”。“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篇,各国专家就“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一大会主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各国视角”篇,与会嘉宾从各自国家角度阐述其对“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认识。“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路径”篇,具体介绍各国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路径,如人工智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亚洲能源转型的互鉴等。

作者简介

王灵桂,男,1967年生,山东诸城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研究员。自2015年底起,同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198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88年8月-2005年4月,历任《经济日报》社会部和国际部实习记者、记者、主任记者;2005年4月-2010年12月,历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员,处长、副局长;2010年12月-2014年11月,任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党组成员、副所长(正局);2014年11月,任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是全球战略、反恐研究、伊斯兰教研究、中东问题研究、港澳问题研究等。出版了《中国伊斯兰教史》《一脉相传阿拉伯人》《一脉相传犹太人》《伊斯兰教生活禁忌百问》《伊斯兰教生活禁忌百问探源》《对综合安全的现实思考,》以及阿拉伯文版的《伊斯兰教在中国》等专著;主编的著作有《海丝列国志》《新疆发展简史》《新疆民族发展简史》《“去极端化”理论读本》《“去极端化”宣教读本》《“去极端化”普及读本》等。此外在《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主要译著有埃及作家伊哈桑·阿卜杜·古督斯的代表作《黑色的眼镜》和《处女与白发》等。任职期间,共计发表400余篇(部)作品,约计1500万字,其中部分研究成果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策研究特等奖、一等奖等;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等奖多次。2016年被授予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2015年度科研岗位先进个人称号。赵江林,女,1968年生,199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6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经济室副主任、主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前身是亚太所)研究员、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曾在日本、美国知名研究机构或大学做访问学者。学术研究方向为亚太经济、国际经济关系等。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