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心体与性体》解读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牟宗三中期学术思想的代表作《心体与性体》和《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作为解读对象,深度发掘和厘清了牟宗三中期学术思想的脉络以及创新之处,对于牟宗三的缺点和不足,也逐一清点,在同情的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牟宗三的思想体系与逻辑路径,为国内学人进一步理解和研究牟宗三铺平了道路。作者认为,《心体与性体》的核心用意是划分三系。划分三系是牟宗三的一大创造,也是使其在历史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成果。然而,作者认为学界经常为正宗和旁出,以及是否可分为三系而纠结、扭捏,诉讼不断,却忽视了为什么牟宗三会划分三系?这里面有深刻的问题意识作为其基础。三系论的个问题意识,是如何保障道德理性的有效性。为了解决道德理论与实践的问题,牟宗三提出了“活动论”,认为道德理性应该有活动性和生发力才能生生不息,不致沦为死理。第二个问题意识就是如何保障道德理性的客观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牟宗三提出了“形著论”,既要讲心宗又要讲性宗,既重心体又讲性体。第三个问题意识是如何说明道德之心可以对宇宙万物发生影响。道德之心是一个活泼泼的创生实体,既创生道德善行,也创生道德存有。这也即牟宗三所提出的“存有论”。以上三个问题意识可以进一步归并为一主一辅两条线索,主线涉及前两个问题意识,包括活动论与形著论,也可以叫做道德实践的线索。辅线涉及第三个问题意识,即存有论,这可以叫做道德存有的线索。这两条线索和三个问题意识就是《心体与性体》核心命脉,只有读懂了通过划分三系而体现出的三个问题意识才能真正理解牟宗三所继承的十力学派的血脉,才能把握牟宗三思想中有价值的部分。

作者简介

杨泽波,男,1953年6月生,河北石家庄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志愿入伍,从军期间长年坚持自学。1986年以同等学历考取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1989年直升攻博,1992年毕业,获博士学位,后回部队继续从事教学研究工作。2001年到复旦大学任教至今。
著有《孟子性善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孟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牟宗三三系论论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贡献与终结——牟宗三儒学思想研究》(五卷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发表学术论文约150篇。

目录

丛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