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绞刑架下的报告

内容简介

《绞刑架下的报告(全译本)》如实记录了法西斯侵略者的暴行,字里行间处处闪耀着革命乐观主义的光辉。它不仅是捷克文学中的经典著作,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自一九四五年在捷克出版以来,它已被译成九十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在千百万读者心中留下了一个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绞刑架下的报告》是捷克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伏契克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一部壮丽诗篇,在捷克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品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狱中难友们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深刻揭露了纳粹党徒的残暴行径和叛徒特务的卑劣伎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在世界各地千百万读者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利乌斯·伏契克既是一位享誉世界的作家,又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这个伟大的名字不仅是捷克人民的骄傲,而且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反对侵略、反对暴力的一面旗帜。您手中的这本《绞刑架下的报告》,就是这位二十世纪伟大的反法西斯战士,用自己的铮铮铁骨为人类写下的一部壮丽诗篇。

作者简介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我们拥有无数的英雄和豪杰。在世界文学的圣殿里,我们拥有无数的大师和巨匠。对于捷克作家、评论家尤利乌斯·伏契克来说,“文学大师”之类的盛誉也许略有溢美之嫌;但是,这位瘦弱的书生却绝对无愧于“英雄豪杰”这样一个气吞山河的称呼。毫无疑问,尤利乌斯·伏契克既是一位享誉世界的作家,又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这个伟大的名字不仅是捷克人民的骄傲,而且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反对侵略、反对暴力的一面旗帜。您手中的这本《绞刑架下的报告》,就是这位二十世纪伟大的反法西斯战士,用自己的铮铮铁骨为人类写下的一部壮丽诗篇。一九。三年二月二十三日,伏契克出生于布拉格市斯米霍夫贫民区的一个工人家庭。少年时代,在苏联十月革命的鼓舞下,伏契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一九二一年,刚满十八岁的伏契克就加入了诞生不久的捷克共产党,同年进入布拉格查理大学文学院读书,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积极为党的报刊和其他进步刊物撰写文章。一九二八年,捷克共产党的出版物遭到当局查禁,伏契克受捷克文艺批评家沙尔达的委托,担任沙尔达创办的综合性周报《创造》的总编辑,很快把它打造成捷克共产党的一份重要刊物。此后,他又被任命为捷克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的编辑。一九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伏契克先后两次访问苏联,撰文记述苏联的工农业发展状况,严词驳斥欧洲法西斯主义对苏联的攻击和污蔑。一九三二年春,他积极参加捷克北部矿工大罢工,向整个欧洲宣传报道矿工斗争的真相。在长期不懈的革命斗争中,伏契克始终坚守捷克共产党的理论宣传阵地,把自己身边的进步作家团结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反法西斯文化战线,坚定不移地把文学创作和时事评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把文学艺术当作反击法西斯主义的战斗工具,让文学作品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一九三九年三月十五日,德国法西斯占领捷克全境,伏契克化名为霍拉克教授,留在布拉格领导地下斗争,并于一九四一年春当选为捷共中央委员。当时,希特勒的盖世太保在捷克全国范围内疯狂搜捕进步人士,数以千计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被逮捕和屠杀,捷共中央委员会也很快遭到破坏。伏契克主动联系另外两位幸免于难的中央委员,建立了新的捷共中央委员会,继续展开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地下战斗。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四日,由于叛徒的出卖,伏契克在布拉格被捕。为了剿灭捷克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盖世太保对伏契克用尽各种酷刑,甚至当着他的面毒打他的战友,软硬兼施逼迫他说出其他领导人的下落。宁死不屈的伏契克经受住了肉体上和精神上最严峻的考验,顶住了法西斯暴徒们惨无人道的折磨,保护了其他革命同志的生命安全。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在盖世太保的庞克拉茨监狱里。被打得遍体鳞伤、并且随时都会被送上绞刑架的伏契克,依然没有向德国法西斯侵略者低下他那高贵的头颅。在一位名叫科林斯基的捷克看守员的帮助下,伏契克用铅笔头在碎纸片上记录自己的狱中生活,为全世界热爱自由与和平的人们留下了一部英雄无畏的战斗之歌。一九四三年九月八日,年仅四十岁的伏契克在被监禁了四百一十一天之后,被盖世太保杀害在柏林的普勒岑塞监狱。五年之后的一九四八年十月,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向伏契克追授象征国家最高荣誉的白狮子勋章;在一九五○年的第二次世界和平大会上,伏契克又被授予“国际和平奖”,以表达世界人民对这位捷克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怀念。《绞刑架下的报告》是尤利乌斯·伏契克用生命和鲜血写就的,它如实记录了法西斯侵略者的暴行,字里行间处处闪耀着革命乐观主义的光辉。它不仅是捷克文学中的经典著作,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自一九四五年在捷克出版以来,它已被译成九十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在千百万读者心中留下了一个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绞刑下的报告》被译成中文,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起成为最受中国读者喜爱的外国文学作品。

目录

其他版本

全部(9)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