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戏曲在法国的翻译与接受(1789—1870)

内容简介

1814年汉学讲席在法兰西学院的建立标志着欧洲对中国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9世纪法国汉学的发展由于以语言学研究为基础,因而催生了大量翻译作品,其中也包括众多戏曲译作。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19世纪30年代的法国出现了一波翻译中国戏曲的高潮,汉学家儒莲和大巴赞是这些戏曲作品的主要译者。《中国戏曲在法国的翻译与接受(1789—1870)》即以此次翻译热潮为中心,探讨其起源、作品及影响,并努力揭示这些译作与当时法国的汉学研究之间的紧密关联,以及它们诞生之后,对当时正处于浪漫主义运动中的法国文学界所产生的可能影响。

作者简介

李声凤,先后在北京大学法语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获得文学硕士、博士学位。曾经在浙江大学法语系任教,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主要致力于中法文化交流及戏剧戏曲领域的相关研究。

目录

丛书

中法文学关系研究丛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