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大学·中庸读本

内容简介

《大学》和《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南宋朱熹首次将其从《礼记》中抽出,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官方指定教科书和中国读书人的必修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中庸》“明善、诚身、顺乎亲、信乎朋友、获乎上、民可得而治”,既是儒家所提出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成圣成贤的实修次第,也涵盖了儒家开物成务、化民成俗的社会理想,将内圣外王融为一体,儒学由此落实到个人的实修和社会的实践中,成为实学而非空洞的理论说教。《大学》和《中庸》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于一身,在今天仍有其不可磨灭的积极意义。《大学·中庸读本》每章分为原文、评析、译文三部分,评析精当,译文流畅明白,在成书前即作为沈阳明明德学校的教材流通和使用,经历过数千学员的检验,备受好评。本书特意采用大字注音,适合各年龄段的读者用为日课,每日读诵。

作者简介

刘兆伟,1942年生,辽宁铁岭县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辽宁省孔子学会荣誉副会长、马来西亚儒学研究会学术顾问。多次获市、省和国家的奖励与荣誉称号,如沈阳市劳动模范、沈阳市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等。代表著作:《 通要》、《 译评》、《儒家教育施政考》、《屈骚异说》等;主编、合著著作十五部。发表论文:《孔子“忠恕”之道与世界和平》、《孔子“正名”思想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论孟子惠民、利君与相对均衡的统合变革思想》、《论“中庸”真谛与其构建和谐社会之价值》《孝的三层次与 的解读》、《论孝的本真及其演化》等百余篇。刘北芦,1977年生,辽宁铁岭县人。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图书馆员。发表《浅论高校图书馆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孝的三层次与〈孝经〉的解读》、《论孔子思想理论的孝道学说》等论文七篇。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