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张竹坡批评金瓶梅(上下)

内容简介

《金瓶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明代“四大奇书”,它们分别开创了明代章回小说的四种类型:市井家庭、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怪异,共同推动了明代章回小说的繁荣和中国小说史的发展。此外,在中国小说史上,尤其是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发展进程中,它们又各自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可以说是清代小说批评的一个重要案例。他以十几万字的评语,从文学审美的立场而不是道学的立场,肯定了《金瓶梅》的写实成就,认为它是一部泄愤的世情书,是一部史公文字,而不是淫书。他的评点重视对作者阅历的研究,不主张去猜测作者的真实姓名,但他又非常重视从作品形象实际出发,探究作者的阅历与愤怨。他认为在没有掌握可靠的材料时,不任意推测作者姓名与书中人物影射生活中的某人。张竹坡真正把小说作为艺术来研究,反对把作品内容、人物当生活事实看,这在小说批评中也是一个进步。明末清初的大评点家金圣叹把《水浒传》看作是一部具有最高艺术价值的著作,他对《水浒传》的评点完全是从审美和小说的艺术着眼,用生动流畅的文笔,细致切实、逐段逐句地分析了整部七十回小说,探讨了一系列小说理论问题,这些艺术见解和分析方法影响着整个清代的小说批评,并成为此后“评点派”诸家之楷模。金圣叹开创性地把创造有性格的人物形象作为衡量小说艺术成就高低的标准,他将《水浒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总结为:“犯中求避”“背面敷粉法”和“染叶衬花法”等。在情节处理方面,金圣叹也是独具慧眼。他最先揭示了《水浒传》情节设计中相似情节故意相犯、又巧妙相避的规律和特点,从而使人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水浒传》艺术成就的认识。金圣叹对自己的批判力和洞察力极为自信,他常常在没有文本或史实依据的情况下改动原文,随后又用“奇”、“妙”等词语为自己的改动喝彩。但是,金圣叹所评点和删改的《水浒传》中,始终存在着一种矛盾,一方面他在序言中否定梁山起义的合理性,对书中起义军的造反行为不断咒骂。另一方面,将《水浒传》视为“六才子书”之一加以精心批改,而且对其中的英雄人物亦赞不绝口。金本《水浒传》经历了三百多年的传播历程,至今仍然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毫无疑问,因为它是众多《水浒传》评点本中最具可读性的一个。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作为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以宏大的气势描绘了一幅英雄辈出、风云际会的历史长卷,反映了东汉末年激烈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以及魏蜀吴三国的崛起与衰亡。在诸多的《三国演义》评点本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就是毛宗岗所评点的《三国演义》。毛氏的《三国演义》评点继承了金圣叹的文法理论,并就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规律和思想倾向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我国古代小说批评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评点对书中所描写的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现出强烈的封建正统历史观和伦理观,突出了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甚至在原作的行文中,对少量文字做了删改。《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是第一个较成熟的《西游记》评点本,该文本未经删节,基本上保留了《西游记》最早刻本世德堂本的原貌。其评点将全书的宗旨归结为“心”的解脱,肯定小说“幻中见真”,这对于解释小说的思想主旨和艺术特色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同时也开启了有清一代盛行的《西游记》评点之风。其评语内容多影射实事、暗喻现世,尤以大量笔墨探讨人物性格的刻画,并常以嬉笑怒骂的笔调,对昏君享乐、专制乱政、官员腐败、士风败坏、民生艰辛和道德沦丧进行讽刺。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