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商业银行实训书系:现代商业银行成本管理

内容简介

银行培训,除通常的那种资格认证及考试的培训外,更多的是一种与银行业务发展相配合的应用型和发展型的培训。委托做培训的银行及参加培训的员工,十分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知识的新颖性,以及能否达到提升银行竞争力和个人能力的目的。一句话,培训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为此,培训课程的设计应努力做到:1.培训课程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冠名为《商业银行实训书系》,把通常的“培训”一词改成了“实训”。其中实训的“实”字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培训内容偏重于“实务”。这正是银行员工培训与大学金融专业或银行专业普通教育的区别之处,因为后者更侧重于理论基础知识的教育。二是指培训课程的“实用”性。据此,课程设计要坚持面向银行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坚持面向银行业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三是指银行培训务求收到“实效”。尽管培训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培训要讲究质量,要有成效,还是必须强调的。2.培训项目要多元化,即要设计并推出能满足各种各样需求的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银行培训,既有不同的层次,即高、中、低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又有各业务条线的专业或岗位培训,如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信贷业务、会计业务、稽核业务等培训;既有服务于银行业务发展的专业培训,又有适应员工“充电”和职业发展需要的培训。3.培训内容要体现个性化要求,即各培训项目的课程及内容,既要有层次高低、内容繁简的区分,更要突出不同专业和岗位的特殊要求。4.培训内容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即培训课程内容要考虑银行发展前沿的需要,有一点“提前量”。如眼下各银行普遍实行扁平化管理,原来的办事处、分理处和储蓄所,纷纷升格为二级支行和路支行。

作者简介

吴开,上海理工大学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MBA核心课程主讲教授,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CFO等培训机构特聘教授。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成本管理、信贷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外汇银行会计、企业会计实务与成本核算、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企业资产评估、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等。以跨学科、复合型见长。主要著作及担任主编的教材有:《现代企业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学》、《会计学概论》、《发展战略概论》等11部。其中:主编的《财务会计》为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仅近几年里,在《中国行政管理》、《经济纵横》、《商场现代化》、《经济视角》、《战略与管理评论》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沈正一,1945年6月出生,1968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长期从事基层企业会计核算和成本管理工作,长期担任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和中石化上海高桥石化分公司财务负责人,现已退休。

目录

丛书

商业银行实训书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