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新诗美学范畴与诗美艺术

内容简介

《新诗美学范畴与诗美艺术》主要讲述了,中国现代新诗的美学范畴以崇高为主,但优美、飘逸、沉郁、空灵、丑、怪诞、悲剧性、喜剧性等美学范畴并存。诗美学范畴多样而统一。该著系统阐释了新诗关学范畴存在的基本格局及其审美形态特征。现代诗歌的诗美艺术建构,大体上经历了5个关键性的发展阶段。新月诗派的诗人,首先自觉地开始了现代诗美建构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现代诗歌发展期“从诗的新旧之争到美丑之辩”的转变。李金发等象征派诗人以象征与“纯诗”的诗学实践,载望舒、卞之琳等1930年代的现代派从诗思、意境、理趣、诗歌语言、艺术形式和关学个性形态等多方面全面发展新诗艺术,促进了新诗艺术美的建构;艾青以“诗的散文美”与口语化为自由体诗体诗美实现的路径,同“七月”诗人一道使自由体诗诗体之关得以实现;冯至及其“九叶”,继承新诗诗美探索的优良传统,以“新诗现代化”为标志,把现代新诗艺术推向了成熟的境界。新诗诗美探索的历程,从他们审美创造的机制、经典与正典的创造及其典律的探索显示了出来。郭沫若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便是诗”、新月的“三关”、象征现代派诗歌的“以丑为美”“化腐朽为神奇”以及“九叶”的以“隐喻和反讽”为标志的诗语言探索等,皆为现代诗审美创造的一些基本典律、策略与审美机制。在新诗史上,“九叶”的探索具有标志性意义。他们隐喻和象征性的诗歌语言体系的建构,以变更词性、欧化为主的现代诗句构、诗行建设实验和表达方式上的议论化为主的诗语言爪个性的探索,变革了五四以来新诗语言质朴直白化的诗风,突破了抒情诗狭隘的“情美”本体论思想,给新诗带来了富于理趣的“知性的美”,造就出了现代新诗的一批经典与正典,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现代诗的美学境界。认识这些诗美创造的机制和探索,对于了解新诗史、新诗鉴赏和新诗创作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程国君,甘肃武威人,文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著有《新月诗派研究》、《从乡愁言说到性别抗争一当代台湾女性散文创作论》、《新诗美学范畴与诗美艺术》著作多部。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南开学报》《陕西师大学报》《江汉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天津市教育规划项目多项,获得陕西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各1次。与国内外知名大学、文艺界和科研机构有多次交流和合作。目前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世界华文文学教学与研究。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