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南京城市规划史稿:古代篇·近代篇

内容简介

本书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记述了南京古代和近代的城市发展历史。南京是著名古都。本书《古代篇》记述了南京这个地方从远古时期一直到清末的漫长岁月里的成长、发展的演变过程,着重论述了以南京为都城的六朝(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三个时期的都城规划史。主要涉及:定都、迁都与战略态势,都城的总体布局,都城的形制,都城的规划手法,城市的功能分布,以及建筑、交通、园林等的规划设计。有别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都城建设中充分体现了“乐和礼序”的规划思想,南京是我国另一种重要规划思想——以《管子》为代表的“天材地利”观念的典型,别具一格。本书结合南京“龙盘虎踞”的山水形胜,着重分析了古代南京的都城规划特色。南京在我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而突出的地位。作为鸦片战争失败的苦果,在南京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揭开了中国的近代史。而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则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结。近代早期的太平天国、后期的民国都以南京为首都。本书“近代篇”记述了南京在洋务运动和西方教会的影响下,城市走向近代化和引进西方规划设计方法的过程。特别是详细介绍了《首都计划》和《首都大计划》等总体规划,中山陵园等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以吕彦直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第一代建筑师们在新式建筑中体现中国传统所作的各种卓有成效的探索,分析了民国时期南京城市规划的得失。

作者简介

苏则民,1937年9月1日出生于浙江嵊州。1961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后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师从吴良镛教授,1965年毕业。高级城市规划师,特许注册规划师。现任南京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长。曾任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南京市建设委员会主任,南京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等。主要论文有:《天安门广场规划和改建的经验探讨》,《分区规划和城市规划编制程序》,《南京城市规划》(编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把握特色,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规划的深化与规划管理的强化》,《大城市的发展与控制——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的思考》,《关于我国城市规划体系问题的思考》,《城市环境与城市现代化——以南京为例》,《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新框架研究》等;合作主编《中国城市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等。组织并参与编制南京市主城分区规划,获建设部优秀设计项目二等奖;在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的编制工作中任中心组组长;参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调整工作;参与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编制。

目录

丛书

人居环境科学丛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