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王爱本研习历代草书经典名帖墨迹选(卷二):王羲之十七帖

内容简介

《十七帖》是“书圣”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由一组书信汇帖,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十七帖》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绝无狂怪怒张之态,故风规自远。南宋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全帖行行分明,字与字之间偶有牵带,但以断为主,形断神续,行气贯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真所谓状若断还连,势似斜反正。《十七帖》用笔以圆笔为主,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道劲于婉媚之内,外标冲融而内含清刚,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这正是习草者必须领略的境界与法门。故历代都把《十七帖》推崇为习草的首选范本。《王爱本意临十七帖》,基本保持了原帖的风貌,将个别笔画的方笔改为了园笔,个别字结体作了适度改变,牵带较原帖略有增加,通篇气韵较原帖有所强化。本卷《王爱本意临十七帖》与《王羲之十七帖》原帖采用单页对照编排,以方便读者与原帖对照,洞察古今两帖字画的微妙不同。

作者简介

王爱本,男,山东青州人,居泉城济南,归国留学人员,8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教授,在高等教育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曾获“山东省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因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书法,50年耕耘不辍,退休后更是全身心投入书法研习,并将研究自然科学“严谨、精确”的态度和“比较、对照”的方法借鉴到书法研究领域。他主张学好书法重在“师古”,“创新”必须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之上,如置几千年来先贤们所积累的宝贵书法实践经验于不顾,一味的追求“个性”、“创新”,则易走弯路,甚或“走火入魔”。他在草书方面工“二王”、追“旭素”,博涉历代名帖,在学习“二王”“艳丽道美”书风的同时,力求“旭、素”草书的“潇洒、灵动”。其草书墨迹谨遵法度、笔笔到位,运笔圆劲、结体规范,故可作为习草者的参考范本。

目录

丛书

王爱本研习历代草书经典名帖墨迹选(卷二)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