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临床龋病学(第3版)(口腔长学制教材)

内容简介

《临床龋病学》是为适应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龋病融合课”教学而编写的教材。2002年,王嘉德教授主持教学改革,开创由涉及龋病教学的多个教研室集中授课的“龋病融合课’教学模式。当时,在牙体牙髓科高学军教授的牵头下,教师们系统梳理了龋病学知识点,架构出新的课程体系,经集体备课,实施了授课。之后,在逐年的教学实践中,高学军教授带领教师们不断对课程予以调整和改进,终于在2008年以各位教师的讲义为基础成书为第1版《临床龋病学》。在之后的教学中,师生将此书作为教材。经过6年的使用和意见反馈,这本书于2013年修订并纳入第2轮北京大学口腔医学教材。“龋病融合课”至今已经过了18年的磨砺,逐渐由联合授课进人相互融合。也正是在此背景下,《临床龋病学》有了进一步提升的内容基础。2020年,在各授课教研室、教学一线教师以及第2版作者的支持下,我们用近1年的时间完成了第3版的编写。第3版仍保持了鲜明的北医特色,一方面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力求概念清楚、技术规范;另一方面注重引导思考和探索,留出学生在龋病研究领域中的升华空间。第3版在保留第2版经典内容的基础上,按照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对章节顺序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使内容更利于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和教学的衔接性;将原分布在多个章节的重复内容进行了合并,全书由第2版的18章整合、缩减为新版的12章;尽可能统一各学科对同一内容的观点、概念和名词术语;补充了近年来文献中较新且得到专家共识的内容;在第2版文字加图片的形式基础上,增加了纳人二维码扫描内容的病例解析等新的立体化教材形式,以利读者更易于理论联系临床实际,了解学科进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