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阴山中蒙药资源图志(共3卷)(精)/中国中药资源大典

内容简介

1.《阴山中蒙药资源图志(共3卷)(精)/中国中药资源大典》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成果为基础,结合文献调查结果,选择阴山地区有分布、功效确切且图像资料齐全的中蒙药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其中,药用植物资源142科1206种;药用动物资源21科弓8种;药用矿物资源4种。2.《阴山中蒙药资源图志(共3卷)(精)/中国中药资源大典》中收载的药用植物资源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介绍了药用藻类植物、药用真菌植物、药用苔藓植物、药用蕨类植物、药用裸子植物和药用被子植物资源。其中,药用蕨类植物、药用裸子植物、药用被子植物均采用《中国植物志》的分类系统。药用动物资源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分类系统参照《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版)》。3.各论部分:(1)物种名:药用植物采用《中国植物志》记载的中文名、拉丁学名,同时兼顾“内蒙古植物志》》等地方典籍记载的信息。药用动物主要采用“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版)》中记载的中文名、拉丁学名。药用矿物则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记载的中文名、药材拉丁名。别名一般收录2-3个,为常用的俗名、地方名,其中蒙名以波浪线标示。(2)标本采集号:记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阴山地区所采集的药用植物资源的腊叶标本采集号,力求物种鉴定有实据可查。部分历史文献有记载但在本次普查中并未遇到的物种,标本采集号从略。(3)形态特征:记述中药资源的形态特征,主要参考《中国植物志》《内蒙古植物志(第三版)》《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版)》。其中,植物形态特征包括生活型、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及花期、果期等。(4)适宜生境:主要综合实地考察结果及文献资料记载,介绍野生资源在阴山地区的生长环境,包括海拔、群落特征等;栽培资源简要介绍栽培适宜条件及适宜种植区域。(5)资源状况:①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阴山地区中蒙药资源的实际采集情况,描述该中蒙药资源在阴山地区的分布情况,精确到市(盟)及旗(县、区),此次普查中未遇到(没有标本采集号)的物种,分布则主要参考《内蒙古植物志(第三版)》中其在阴山地区的分布描述。②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阴山地区中蒙药资源普查情况,以“十分常见”“常见”“少见”“偶见”“罕见”表示野生药用资源的蕴藏量特征。栽培种从略。(6)入药部位:介绍入药部位,括注对应的药材名称,多囊括中药名、蒙药名等。(7)采收加工:介绍相应药材的采收时间、产地初加工方法等。在动物药材的果收加工过程中,提倡以人道的方式处死动物,即实施安死术,正文中不再一一说明。(8)功能主治:介绍相应药材(中药、蒙药等)的功能与主治,突出民族、民间药用药经验的梳理与总结,以促进中药、蒙药交流融合发展。(9)用法用量:除另有规定外,用法系指水煎内服;用量系指成人一日常用剂量,必要时可根据需要酌情增减。上述入药部位、采收加工、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在结合地方特色的基础上,主要参考《中国药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荮汇编》》《内蒙古植物药志》《内蒙古中草药》等。其中,引用不详的项目从略。(10)评述:介绍阴山地区道地药材、特色蒙药材等特色物种的拓展性阅读内容,以增加该书的特色,具体内容囊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介绍该种的主要化学成分。②道地药材简要介绍其形成的道地沿革、产量、产地适宜性、品质等。③介绍该种在阴山地区的资源变化、开发利用、引种栽培等情况。④如该种为特有种,则进行简要说明。(11)图片:每种药用资源均配有多张高清照片图,药用植物资源主要包括生境、整体植株(近景)、根、花、果实、枝、叶、种子、药用部位等,以全面反映该物种的生境及形态特征。

目录

在售商品

37家店有售 新书35家
466.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