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西方艺术中的文艺复兴与历次复兴(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

内容简介

这本装帧精美、图版丰富的作品,是潘诺夫斯基根据1952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发表的“美术史中的文艺复兴问题”四场讲座内容修订而成。该书第一章讨论了文艺复兴时期有关艺术和学问复兴的文献;区分了视觉艺术上回归古代与回归自然的两个方面;主张文艺复兴的自我意识,而否认其为一种自我欺骗。第二章试图说明意大利文艺复兴与所谓的早期文艺复兴之间的区别,尤其是加洛林时代文艺复兴与12世纪文艺复兴;作者认为两次中世纪复兴均是有限而短暂的,而唯有意大利文艺复兴带来了古典形式与古典内容的重新结合,是全面而持久的。第三章阐明了意大利14世纪绘画尤其是乔托和杜乔带来的创新与影响;而在建筑和雕塑方面,北方的发展甚至主导了意大利艺术。最后一章讨论了古典主义和自然主义在雕塑、建筑以及绘画中的发展,强调了15世纪意大利艺术与尼德兰艺术之间的联系。《西方艺术中的文艺复兴与历次复兴(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的正文及其所附的大量注解,无不显示出作者渊博的学识与缜密的逻辑。对于美术史学界与历史学界而言,它都不失为一部非常具有启发性和学术性的理论著作,所提供的思想与方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panofky,1892—1968),出生于德国汉诺威,1921年进入汉堡大学参与创立艺术史系,1934年因纳粹上台移居美国,先任教于纽约大学,后进入普林斯顿研究院新成立的历史研究所,直至退休。他一生都在探索图像与观念的关系,其思想不仅奠定了现代图像学理论,也对整个人文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培养了一大批的艺术史学者,使艺术史学科受到世人尊敬。英国学者肯尼斯•克拉克把他描述为“那个时代的艺术史家”。其代表作有图像学研究理念丢勒的生与艺术哥特式建筑与经院哲学早期尼德兰绘画视觉艺术中的意义西方艺术中的文艺复兴与历次复兴等。杨贤宗,安徽安庆人,师范大学美术史博士,曾在英国伦敦大学瓦尔堡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艺复兴美术史、西方美术史学史与方等。主要著作有西方学者文艺复兴研究三论建筑与象征,译作有画家生涯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意识乔托的几何学遗产等。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