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从“非本体”到“心性本体”:唯识学种子说在中国佛学中的转向

内容简介

唯识学种子说通过在微分、刹那层面探讨深层心识的构造活动和存在的本质,论证了佛教缘起性空的非本体立场,属于一种“非本体”的本体诠释。但是,由于受到中国固有思维的影响,中国佛学不再侧重强调法性即空性的“非本体”立场,而是把法性和心性主体结合起来,倾向于设立一种“实体化”的本体,形成了“心性本体论”。由非本体的本体诠释逐渐转向心性本体的本体诠释是印度唯识学在心识哲学层面中国化的基本趋势。

作者简介

沈庭,男,201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获2014年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现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工作。

目录

丛书

武汉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文库

在售商品

9家店有售 新书0家
90.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