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历史语言研究所与中国现代学术体制的建构

内容简介

1928年,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成立,隶属于中央研究院,在所长傅斯年的领导下,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本书依托“史语所档案”“傅斯年档案”等未刊、已刊资料,以史语所学术制度建设为切入点,探讨学术创新与体制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梳理史语所创立、发展之建章立制过程,揭示史语所学术创新的人才培养体制,在中西学术交流视野下呈现史语所学术创新的开放机制,探究史语所资料收集、整理之方法创新,分析史语所学术成果发布机制。

作者简介

马亮宽,2005年获南开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专业博士学位。曾任聊城大学图书馆长,现任聊城大学傅斯年研究中心主任。专业特长及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历史、中国社会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较有代表性的专著有《傅斯年评传》《傅斯年教育思想研究》《傅斯年社会政治活动与思想研究》《大家精要:陈寅恪》《傅斯年时代的曙光》等,主要论文有《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生研究生培养述论1928-1949)》《傅斯年与》《两代学人的情谊与风范——杨志玖与傅斯年关系述论》《傅斯年与山东龙山文化研发关系述论》等。 马晓雪,济南大学文旅学院历史系讲师,201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获中国史博士学位。科研方向:近代留学教育史、山东区域留学史。主持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留学生与山东教育现代化研究(1912—1937)》等。刘春强,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2013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兴趣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中国近代学人研究等领域,在《史学理论研究》《史学月刊》《民国档案》《近代中国》《晋阳学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大众网、齐鲁网等重点网站、省部级网站全文转载。先后获得聊城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次、一等奖1次。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