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阿根廷庇隆政府的经济民族主义研究(1946—1955)

内容简介

本书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就经济民族主义及阿根廷经济民族主义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本章首先对民族、民族主义及经济民族主义等基本概念给予厘清;然后分别从现实主义的视角、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和建构主义的视角对经济民族主义的概念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阿根廷经济民族主义的发展脉络加以概括性叙述。第二章主要从历史根源、支持力量及时代背景三个方面对庇隆政府经济民族主义的起源进行阐释。庇隆时代的经济民族主义并非凭空产生,其在很大程度上是阿根廷历史上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及实践发展的产物;阿根廷军人及产业工人对经济民族主义的支持为庇隆经济民族主义政策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利的国内外局势为经济民族主义在庇隆执政时期得以发展提供了时代条件。第三章从宏观层面对庇隆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想及实践进行了研究。该章在对庇隆本人的成长经历及其个人特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就庇隆经济民族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任内的经济民族主义实践进行了总体上的论述。第四章具体论述了庇隆政府的工业化政策及其结果。该章首先对庇隆上台前阿根廷工业发展历程及基本状况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就以实现经济独立为核心目标的庇隆工业化政策的确立、实施及结果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庇隆的工业化政策作出了评价。第五章具体就1948年外资铁路国有化政策实施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了探讨。该章首先回溯了阿根廷铁路业的发展历程,进而集中就民族主义与庇隆铁路国有化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最后论述铁路国有化政策的得失。第六章具体就庇隆政府的石油政策及其结果进行了研究。该章首先介绍了阿根廷石油民族主义的产生及其早期发展进程,进而对庇隆石油政策的两面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石油民族主义在庇隆政府下台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作者简介

王慧芝,女,1986年11月生于山西太原。2005―2015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先后获得历史学、法学双学士,历史学硕士(拉丁美洲史方向),历史学博士(拉丁美洲史方向)学位。2013―2014年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项目,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罗萨诺朗拉美研究中心访学一年。现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兼任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理事、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学术专长为拉丁美洲历史、拉美地区形势及中拉关系。曾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外国历史部分词条的编写,在《拉丁美洲研究》《历史教学》《当代世界》等学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在光明网,《北京周报》等媒体上发表评论数十篇。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