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

内容简介

尽管近年来已涌现不少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导论”、“教学论”以及“教学法”方面的书,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阐述,对汉语教学规律的探讨,仍然是我们学科建设中的一个弱项。与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西方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相比,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以教师培养和教师资质的认证为例,首先强调实践能力,特别是课堂教学实践的能力是必要的:教师的“天职”是上好课。但实践能力如何培养?课堂教学能力如何提高?仍然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指导。不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不了解汉语教学的规律,所谓的实践能力只能是机械操作的能力,只能成为没有任何创造性、只会“依葫芦画瓢”、缺乏因地制宜应变能力的“教书匠”,而无法适应21世纪“后方法时代”汉语国际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强调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还因为我们面临着我们不能不承认的所谓“汉语难”这一汉语教学的特殊问题。汉语对无论是南北美还是东西欧,甚至印度、中亚的学习者来说,都是与他们的母语谱系关系十分遥远的、陌生的目的语,汉语的不同于形态变化的语法手段,特别是汉字和声调这两大难关,使汉语成为绝大多数学习者难学的“真正外语”。一般说来,西方的教学理论所揭示的第二语言教学的普遍规律对汉语教学也是适用的,但像上述汉语教学的特殊问题,不可能指望在现有的西方教学理论宝库中找到答案,盲目地照搬“亲属语言”之间的教学方法,只能使汉语教学走入歧途。显然,以加强学科的理论研究为龙头,建设一个能作为强有力后盾的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是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非常需要论述学科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有新意的著作,刘谦功教授的这部新作正是适应形势的需求应运而生的。

作者简介

刘谦功,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学士、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育学硕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学博士。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专门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多次出国长期任教或短期讲学,研究领域主要为汉语国际教育、艺术学、中国语言文学,成果有专著、论文、教材等多种。

目录

在售商品

18家店有售 新书1家
6.99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