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2014-2015法国葡萄酒年鉴

内容简介

放眼全世界,葡萄酒的产区很多,葡萄品种更多,如果再考虑到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等因素,葡萄酒的种类可以说是多如牛毛,消费者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来选择一款中意的酒,即使大部分的从业者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其实,为了享用葡萄酒,大可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品尝、挑选葡萄酒,酒评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他们拥有超凡的品鉴能力和记忆力,将琳琅满目的各色葡萄酒归类梳理并形成直观、容易掌握的酒评报告,消费者可以参考他们酒评,来寻找自己喜欢的酒款。这本《2014~2015法国葡萄酒年鉴》就是这样的葡萄酒酒评报告。或许目前对于亚太地区的葡萄酒爱好者来说,它尚不能够像美国的《葡萄酒观察家》(WineSpectator)或者罗伯特??帕克创立的《葡萄酒倡导者》(WineAdvocate)那样耳熟能详。毫无疑问的是,这绝对是世界范围内最权威、涉猎最广泛的专注于法国葡萄酒评定的年鉴,没有之一!作者米歇尔·贝丹和切里·德梭二位大师,不仅享誉法国,在世界葡萄酒的酒评圈内更具有显赫的地位。他们积累的酒评,被法国葡萄酒从业人员广为传颂,成为酿酒师酿酒、酒商选酒以及消费者购酒的重要参考。在这部年鉴中,是两位作者对法国葡萄酒产区、酒庄、酿酒人及其发展演变具有深刻透彻的理解,年鉴记录的是他们倾其一生所学高度浓缩的精华。书中不仅信息确凿丰富,而且文字功底极深。米歇尔·贝丹和切里·德梭在与读者分享博大精深的葡萄酒知识的同时,还笔下生辉地以作家的文采描述他们在各地酒庄的所见所闻,把他们的感触和激情融入文字奉献给读者。如此这般,这部法国葡萄酒年鉴实为绝无仅有的经典之作!《2014-2015法国葡萄酒年鉴》中文版与法文2014年最新版同步出版,它必将成为中国消费者、进口商乃至酿酒师非常重要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米歇尔·贝丹(MichelBettane)他是集品位、文学修养、音乐修养与人道主义精神于一身的行动百科全书。他在投身葡萄酒事业之前,曾在大学教授法国文学(古典文学专业出身,法国最年青的终身教授头衔获得者,通晓古希腊语和拉丁文)。另外,他曾坦言:“比起古典音乐来,我对葡萄酒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他本可以成为交响乐指挥——那本是他的第一份工作!18岁时初次从一瓶1962年的侯伯王堡Ch??teauHaut-Brion中感受到葡萄酒的美妙,从此无法自拔。他早期在巴黎葡萄酒学院进行学习,第二年便从学生转为讲师。20世纪80年代伊始,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入了当时并不景气的《法国葡萄酒评论》担任主编,数年后与担任执行主编的好友切里·德梭开始了近三十年的合作生涯。米歇尔·贝丹是如今世界范围内最博学的酒评人之一。他的酒评权威且富有教寓性,众多酿酒人(包括一些最知名的)都来向他征求意见和建议。他自己酒窖中的私藏更堪比阿里巴巴的宝藏,蛰伏着五万多瓶久经岁月的来自各国、各产区的名品佳酿。切里·德梭(ThierryDesseauve)切里·德梭,记者兼媒体人,1989至2005年间在《法国葡萄酒评论》担任执行主编,“爱德蒙·罗斯柴尔德EdmondRothschild最佳葡萄酒书籍奖”的获得者,他在1995年与米歇尔·贝丹共同撰写了第一期以二人姓氏为名的《贝丹德梭法国葡萄酒年鉴》,自此每年都更新出版,被法国业内人士和爱好者誉为“法国葡萄酒圣经”。足球迷、自行车狂、热衷摇滚乐,他的葡萄酒学习过程,就是喝光老爸的酒窖——波尔多、勃艮第和罗纳河谷的伟大名庄。拥有经济学和新闻记者专业的文凭,他是最出色的市场潮流分析专家之一。他以敏锐的目光注视着葡萄酒界的动向,精准地捕捉并分析市场品位的演变。没有香槟就闷闷不乐,他热爱托斯坎纳,热爱伟大的雷司令,热爱环法单车赛。拜访酒庄、品酒和公正切实的酒评是他全身心投入的工作。米歇尔·贝丹和切里·德梭于2005年创立了自己的媒体集团,用以向全世界的葡萄酒爱好者提供信息和建议。他们向众多法国畅销报纸期刊提供专业文章,包括《巴黎竞赛》(ParisMatch)、《回声报》(LesEchos)、《新闻快讯》(l'Express)、《周日报纸》(JournalduDimanche)、《葡萄酒风土》(TerresdeVin)及《酿酒人》(Vigneron)。在法国以外,与他们合作的杂志有:《精品酒世界》(英国)、《大红虾》(意大利),《Cru》(香港)、《TheWineReview》(韩国)及《葡萄酒杂志》(中国广州)。2006年米歇尔·贝丹和切里·德梭推出法国最星光熠熠、最多名庄荟萃的葡萄酒盛事LeGrandTasting,每年12月的第一个周末在卢浮宫的金字塔下盛大举行。继首站巴黎之后,贝丹德梭的美酒巡展先后在香港、伦敦和上海登陆。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