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宏观经济思想七学派

内容简介

如果以凯恩斯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起点的话,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其发展道路上已经前行了近80年。在此期间,宏观经济学的思想和理论一直在继承、发展、创新和分化中演进。目前,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精髓的学习,对于克服在政策制定和理解上存在的简单化、泛理论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菲尔普斯教授根据对工资与价格的处理方法以及关于预期的等等标准,将现代宏观经济学思想分为七个学派,即凯恩斯学派、货币主义学派、新兴古典学派、新凯恩斯学派、供给学派宏观经济学、新古典与新一代新古典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以及结构主义学派。阐述他对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看法,定义了不同的学派,并介绍、评价了各学派的研究进展和前景。内容系统、简洁,具有诸多独到见解。

作者简介

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S.Phelps,1933-)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菲尔普斯教授*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因此他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重要的人物”之一。1933年夏天他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当时美国正处于大萧条谷底,他父母都失去了工作。当时也正是凯恩斯主义形成的时期,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含义:通过政府干预来拯救经济萧条也成为*流行的做法。1951年菲尔普斯进入安默斯特学院读大学。在大学*一年里他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了文学。每天读希腊史诗、古代的戏剧等,他迷恋上了柏拉图、休谟等人,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大学二年级在学经济出身的父亲和学家政管理出身的母亲的影响下他才选修了一门经济学课程,很快,菲尔普斯在经济学上的悟性就体现出来。作为刚刚开始入门的初学者,他敏锐地感受到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二者之间的鸿沟,并对二者如何相互沟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是这种兴趣引导他把微观经济学引入了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经济学,并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的领军人物。1968年,菲尔普斯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说”理论,因此确立了他在经济学术史上的地位。菲尔普斯建立和发展了一系列模型,对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批评和发展,开始画自己的“菲尔普斯曲线”。起初,人们对菲尔普斯的工作表示怀疑。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联储开始推行温和的通货膨胀政策,意图摆脱当时就业下降的局面。结果没起什么作用,美国经济反倒陷入了高失业与高通货膨胀并存的两难困境。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了,而用菲尔普斯的理论来理解滞胀的原因,却立即见效,人们从此转变了立场。时间,帮助菲尔普斯证实了他提出的假设。

目录

丛书

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文库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