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后“次贷”危机时期金融风险财政化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后“次贷”危机时期金融风险财政化问题研究》研究主要采用规范的经济学理论假设分析范式,并与研究对象理性行为预期的实证研究相结合、金融机构微观特征描述与政府部门宏观调控行为界定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模型上,主要是采用博弈论及信息经济学决策树等分析方法及EVIEWS、SPSS计量模型的量化分析、检验和预测,并根据IMF、欧盟和欧元区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采用的救援政策,模拟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环境,分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各级财政自助与互助的动机与可能结果,运用Willson计量模型对金融风险财政化程度进行量化,测算银行客户违约概率,使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我国国债发行与偿付的长期效果,便于进行风险预警。在进行我国的金融风险财政化问题的实证状况判定中,由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率、不良贷款比率等微观风险特征指标切入,量化政府债务发行偿付等宏观行为带来的财政风险的指标,建立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并结合该体系对我国债务风险状况进行判断。这些定量分析将与基础理论推论中的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控制金融风险财政化的政策效应进行准确预判和充分考虑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李伟,男,1980年出生,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理论、科技创新公共政策;累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0余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编写专著5本、教材4本,其中2部专著分别获得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参与完成国税总局等重要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为天津市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人选、天津市“一三一”创新型人才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人选、天津市优秀青年学者资助计划人选;获教育部首届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骨干成员等多项个人或集体奖励。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