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皖南新元古代中晚期岩相及古地理环境与成矿

内容简介

《皖南新元古代中晚期岩相及古地理环境与成矿》是安徽省一本在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以体系域为单元编制层序一岩相古地理图的基础上,探讨皖南新元古代中晚期岩相及古地理环境与成矿关系的专著。全书共分9章,研究内容包括南华纪和震旦纪的多重地层划分、基底构造演化、雪球地球事件、缺氧事件、火山事什、风暴事件、硅质岩成因的探讨、沉积相和古地理分析、地球化学特征、构造古地理环境对矿产形成的控制作用、典刑矿床的解剖等。《皖南新元古代中晚期岩相及古地理环境与成矿》首次提出南沱组为一次雪球地球事件的产物,否定了多期冰川的观点,认为“间冰期”实为大冰期(冰冻地球)下的沉积产物,建立了新元古代中晚期的雪球沉积模式;在皮园村组厚层硅质岩中发现较多的灰岩透镜体和夹层及叠层石,认为厚层硅质岩系后期硅化产物主体为台地环境;分体系域探讨了皖南新元古代中晚期各期沉积环境与成矿元素富集作用的关系,通过典型矿床的解剖,认为皖南新元古代中晚期沉积层控矿产主要是区域构造、岩相(岩性)、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等共同作用与多期矿化的结果。《皖南新元古代中晚期岩相及古地理环境与成矿》可供地质、石油等部门从事科研、生产的工作人员及相关院校师生参阅和使用。

作者简介

夏军,男,安徽宿州人,1963年8月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安徽省地质学会副秘书长,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副总工程师、总工办主任。安徽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财政部、国土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安徽省厅专家库专家,皖冀两省科技奖评审专家库专家。先后主持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14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调查,6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预、普查工作;工作范围涉及西藏、内蒙古、华东数省(区)。获得6个岩石地层单位命名权,发表论文35篇。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3项、优秀论文奖3次、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图幅5幅。编撰《安徽省岩石地层》《中国区域地质志》(安徽卷)、《安徽省寒武纪岩相古地理及合矿性研究》等科研和技术报告20余部。研究方向:沉积学、岩相古地理学。

目录

在售商品

25家店有售 新书21家
15.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