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巴黎圣母院

内容简介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雨果于1831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围绕心地善良的波西米亚姑娘爱斯梅拉达与敲钟人卡西莫多、主教助理克洛德·弗罗洛、骑卫队长浮比斯之间的故事而展开——弗罗洛看上了在广场跳舞的波西米亚姑娘爱斯梅拉达,然后指使自己收养的卡西莫多深夜去抢夺她,但被骑卫队长浮比斯阻止。获救后的爱斯梅拉达坠入了爱河,但她爱着的浮比斯不过是一个玩弄感情的纨绔子弟。克洛德·弗罗洛继续一步步实施着计划,妄想霸占美丽而又善良的爱斯梅拉达,但爱斯梅拉达坚决不从。于是,弗罗洛决定毁灭她。虽然外貌丑陋、单纯爱恋着爱斯梅拉达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一直在暗中保护她,但她最终仍未能摆脱被推上绞刑架的命运。本书深刻揭露了教士的阴险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蛮残忍,贵族的荒淫无耻和国王的专横残暴。作品鲜明地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赞颂。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1885),法国作家,生于法国贝尚松。他是杰出的文学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高尚的人道主义者。他大力倡导浪漫主义文学,推动19世纪的法国文坛由古典主义转向浪漫主义。1827年发表的《〈克伦威尔〉序言》成为声讨古典主义文学的檄文,也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历史剧《欧那尼》是雨果浪漫主义主张的实践,它的成功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走向高潮。雨果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封建王朝统治的兴衰、帝国与共和国的反复更替,目睹了法国人民为争取自由民主,与腐朽落后的王族和教会势力进行英勇抗争。宏大的时代背景和法国人民的高尚情操感染了雨果,他的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均表现了雨果鲜明的民主革命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译者陈筱卿,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专家组成员。翻译出版法国16、18、19、20世纪名家名著多部,达七八百万字。计有:拉伯雷的《巨人传》;卢梭的《忏悔录》、《新爱洛伊丝》;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4部;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纪德的《梵蒂冈地窖》;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等6部;法布尔的《昆虫记》;尤瑟纳尔的《哈德良回忆录》第三部;雅克·洛朗的《蠢事》;莫迪亚诺的《往事如烟》等。

目录

丛书

无障碍阅读系列

—  END  —